名师资源库

《燕子》教学设计

     2022年06月24日 10:28     蒋军利      打印   [字号: ]    

                       燕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

出示燕子图,引导交流:同学,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了解燕子吗?(板书课题:燕子

二、目标引领。

1.认识“伶、俐”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散、杆”,会写“凑、聚”等12个字,会写“乌黑、剪刀”等16个词语。

2.初步把握文章脉络。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燕子的外形美和春天的光彩夺目。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三、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燕子的活泼可爱。

1.你觉得这是 的燕子。引导学生梳理出对燕子的整体印象——活泼可爱
2.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燕子的活泼可爱的?(从外形、飞行休息)

3.这篇课文的每个自然段都是一幅生动有趣的图画,读一读,说说你“看到”了哪几幅画面?引导学生交流,板书:

燕子外形图   春光燕子图 燕子飞行图 燕子休息图

四、边读边想象,感受燕子的外形美。

1.这是一群怎样的小精灵?我们将镜头拉近,来欣赏这幅“燕子外形图”。

2.出示句子,范读并指导写“凑”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3.指名读,说一说哪些词语让你眼前浮现出画面,是怎样的画面呢?
(1)出示短语,边读边想象燕子的外形。

乌黑的羽毛  轻快有力的翅膀  剪刀似的尾巴

(2)加上自己的想象描述眼前浮现的画面。

4.指导学生借助短语,按全身到局部的顺序背诵第一自然段。

5.这个句子从颜色、形状方面写出了燕子的外形特点。你能

仿照这个句子,说说你观察过的其他小动物外形上的特点吗?

6.学生仿句练说。

五、边读边想象,感受春天的光彩夺目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圈画景物。

风、雨、柳、花、草、叶

2.感受画面的生动、具体。

1)出示句子: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

①逐步引导:什么雨?什么样的细雨?如毛的细雨怎样?
②让学生边加边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③再读第二自然段第一句并想象画面。指导写“聚”

2)同桌合作学习其它景物。

在课文中找一找作者在柳、风、花、草、叶前面加了哪些词,再读句子想象,说说你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
  3)小结:作者抓住了春天最常见的景物,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烂漫的春光图。

3.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指导用舒缓、轻柔的语调朗读描写“轻风”“细雨”“柔柳”的语句指导学生理解“赶集”,想象“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热闹和欢喜,读好描写草、叶、花的语句。
   4.引导学生回顾古诗,感受小动物融入春天后,更显得生机勃勃。    

引导交流:古代诗人笔下的春天,不仅有花草树木,还有鸟兽虫鱼。你看,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他把鸭子写进了春天。杜甫的《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他把燕子、鸳鸯写进了春天。这些古诗中有了这些小动物,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5.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感受春天因为有燕子的加入更加富有生趣。

6.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

1)结合板书,指导学生按照景物顺序背诵。

2)同桌之间尝试背诵第二自然段。

六、总结。

因为有了燕子,春天更有活力,也更加光彩夺目。下节课再让我们更加深入地去了解燕子吧!

七、指导书写

1.出示“凑、拂、集、聚、形”五个字,学生观察结构,自由交流。

2.指导易写错的字。

3.教师范写并讲解书写要点,学生练写。

4.学生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同学们,在作者的笔下,燕子既是可爱的、富有生趣的,同时又是疾飞的、悠闲的,这节课,让我们从课文中进一步感受燕子的美。

二、目标引领。

1.能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感受燕子的飞行、停歇之美,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第三自然段。

2.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体会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并摘抄。

三、感受燕子的飞行、停歇之美。

(一)边读边想象,感受燕子飞行时的轻盈、迅捷。

1.自由读第三、四自然段,说说燕子飞行时的特点。

2.你感觉哪个词,哪句话描写的燕子飞行之美是独特的?用横线划出,并和同学交流。

预设1:“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1)从“叽”可以体会出燕子飞的速度很快,好像一眨眼就飞过去了。

2)运用“拆分法”理解“旷亮”。旷亮:空旷而明朗。“剪刀似的尾巴、旷亮无比的天空”等词语具有鲜明的画面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在从文中再找一找这样的词语,读一读。

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光彩夺目的图画  烂漫无比的春天

   拓展说几个之前积累的这类词语。大家可以把这样的词语积累下来,以后在描述情境中运用,画面会更生动。

预设2:“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1)“沾”字可以感受到燕子飞得轻而快。

2)想象“小圆晕”之美。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非常美。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3.读第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感受燕子的飞行之美。

4.背诵第三自然段。
   (二)边读边想象,感受燕子停歇的美。

1.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画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或句子。读着这些词、句,你的眼前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抓住“嫩蓝的天空”“几只木杆”“几痕细线”“几个小黑点”等想象燕子休憩时的恬静、悠闲的画面。)

2.将“几痕细线”换成“几根细线”可以吗?

(指若有若无的电线,感受燕子休憩时的优美恬静。)

、总结全文,读出喜爱。

春天美,燕子也美。春天因为有了燕子,更有生趣而燕子因为有了春天的衬托,又显得更矫健。让我们捧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再次体会文中语句的生动,读出对燕子的喜爱。

五、跟进阅读,方法迁移。

通过你们的朗读这只活泼可爱的燕子浮现在了我们眼前这节课老师还带来了一只小麻雀(出示图片),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文章《小麻雀》,边读边思考: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预设1: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生动的外形描写,引发读者想象)

预设2: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扑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动作描写,很有画面感)

预设3: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想象画面,有助于感知文章主旨)

最新阅读

更多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