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资源库

《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

     2022年06月24日 10:13     蒋军利      打印   [字号: ]    

                    宇宙的另一边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喜欢看星空吗?(出示:宇宙星空图),你对那个浩瀚无垠的宇宙产生了哪些有趣的想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的《宇宙的那一边》的作者,面对宇宙星空产生了许多大胆有趣的猜测。让我们走进《宇宙的另一边》去看看,他都看到了什么?

板书课题《宇宙的另一边》。

2.根据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二、目标引领。

1.认识“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宇、宙”等6个字,正确读写“星空、流淌”等1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三、初读课文,感知“秘密”。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正音。(注意“气喘吁吁”的读音。)

3.默读课文,感知“秘密”。

1)默读课文,思考: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的?

2)出示:星光洒进我的眼睛,在我身体里汩汩流淌,告诉我一个秘密: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①指导书写“淌、秘、密”。

出示书写要点:“淌”左窄右宽,右边的等高。 “秘”左窄右宽,“必”要写得稍大,最后一笔要穿插到禾木旁下;在“密”中,“必”相对要小,最后一笔要舒展,能包住下面的“山”。

②借助图片理解“倒影”。

过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3)课件出示:那里有座一样的城市,有条一样的街道,街道处有栋一样的房子,房子里有个一样的孩子。

①指导书写“栋”。

②小结:四个“一样”具体写出了“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四、品读课文,感受“想象”。

1.自由朗读课文第3-9自然段,思考:课文围绕“倒影”,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2.二人小组讨论补充。

3.梳理总结。

1)“我”的倒影。

①出示第3自然段。

②师生合作朗读:老师读“当我……”,学生读“他是不是……”。

2)大自然的“倒影”。

①出示第4-5自然段,思考:你在这两段中发现了哪些秘密?

(季节特征相反、日出方位相反、生命状态相反)

②男女生合作朗读:男生读“在宇宙的这一边……”,女生读“在宇宙的另一边……”。

3)第一节课的“倒影”

①自读7-9自然段,思考:这部分写了宇宙那一边的什么秘密?

②同桌接读,感受宇宙另一边数学课的有趣。

4.引导发现表达方法。

1)作者把宇宙的另一边想象得很有趣,也很好玩。你发现作者展开想象的秘诀了吗?

2)学生交流发现。

3)归纳:宇宙另一边发生的事情和宇宙这一边恰恰相反,即反着想。

4)你觉得哪部分最神奇,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跟随作者走进了 “宇宙的另一边”,了解了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到了想象的奇妙。“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这篇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作家陈诗哥走进了想象的世界,学习了课文的第1-9自然段,了解了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到了想象的奇妙。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宇宙的另一边》。

二、目标引领。

1.会写“绪、篇”等6个字。

2.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和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有哪些秘密。

三、朗读课文,感受想象。

1.出示课文插图:配乐指名朗读1-9自然段。

2.小结:作者的想象有的幽默,有的特别,有的优美。在作者的想象中,宇宙的另一边特别有趣。

3.自由朗读10-12自然段,思考:课文中还写了宇宙另一边的什么秘密呢?

1)出示: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就得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慢慢地让自己也变成风,在空中飞啊飞,飞得越高,习作的分数就越高……

2)指导书写:“篇”和“越”

3)思考:宇宙的另一边习作的秘密是什么?

4)仿照课文,拓展想象。

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写一篇关于云的习作___________。          

4.再次默读10-12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我”的想象?

①课件出示:

正当我的思绪在茫茫宇宙中穿梭时,突然,耳边响起来语文老师的声音:“你在想什么呢?”

我有些尴尬。

下课了,大家都围着我,想知道宇宙的另一边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②指导书写“绪”。

师范写,提示:右边的“者”第四笔撇要写得舒展,穿插到绞丝旁下面。

过渡:是呀,关于宇宙的另一边,我们都想知道更多。

四、运用方法,展开想象。

1.大胆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呢?看谁的想象最奇妙。

思路(1):

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宇宙的这一边,雪是冬天下的;那么,宇宙的另一边……

宇宙的这一边,我是一个男孩;那么,宇宙的另一边……

小结方法:可以根据“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这一特点,反着想,从而展开无拘束地想象。

思路(2):

可以根据课文的情境,继续想象宇宙另一边的减法和除法。根据加法和乘法是大家喜欢的景物、喜欢的活动、喜欢的节日等特点,联系生活、结合自己的体验想象宇宙另一边的减法和除法。

思路(3):

可以创编自己的想象故事,想象宇宙这一边的事物在宇宙另一边发生的故事。比如:花生是长在空中的吗?会不会更甜?会不会有花生汽车?开着花生汽车会有哪些奇遇呢?

2.同桌二人合作交流。

3.小组汇报。

4.师生评议,谁的想象更奇妙?为什么?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想象丰富,善于思考的“我”,见识了宇宙另一边的神奇。希望大家也像作者一样,大胆想象,走进无拘无束的想象世界,去感受想象世界的神奇魅力

最新阅读

更多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