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资源库

《咏鹅》

     2022年07月08日 16:56     杨珊      打印   [字号: ]    

《咏鹅》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咏鹅》是根据黄国群作曲,唐代诗人骆宾王的诗改编的歌曲。歌曲为2/4拍,五声宫调式。

    A+B二段体结构。A段可分为四个乐句:第一乐句以平行手法到音阶式上行,十分形象地描述了白鹅仰天高歌的样子;第5-8(9)小节为第二乐句,引申发展,全面塑造了白鹅浮水的美好景象;接着,第三、四乐句用不完全重复的手法,将第一、二乐句歌词反复一遍,加以强调,在向B段过渡时,加人朗诵,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B段旋律向上五度扬起,使白鹅对天长歌的形象更加鲜明和生动。

    二、学情分析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具有“泛灵论”的特点,认为万物皆有生命,他们的想象建立在表象的基础上,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

    一年级3班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并在之前的音乐学习当中,已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法,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元素,对音乐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乐于表现自己。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小象活泼可爱的音乐形象,进一步形成对大自然、动物的保护意识及喜爱之情;初步了解傣族的“象崇拜”文化。

    2.过程与方法:在情境中通过参与模仿、演唱、编创等实践活动,能用多种表现形式演绎歌曲。

    3.知识与技能:

    1)用温柔、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用歌声表达出白鹅的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现中国古诗词的韵味。

    2)能够按照歌曲下方图谱的要求,和小伙伴合作,用打击乐器和舞蹈为歌曲伴奏。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用温柔、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小象》,并能用小乐器伴奏、舞蹈等多种方式表现歌曲形象。

    2.教学难点:能唱准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初步认识反复记号。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情景教学法、柯达伊节奏训练法、

    2.学法:实践法、练习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响板、碰钟

[1] [2] [3] 下一页

最新阅读

更多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