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新闻 >> 正文

【六小】深度复盘第八届“思晓好课堂·云教研” 推动教学创新再突破

     2024年11月05日 10:54           打印   [字号: ]    

随着航天四小“名校+”第八届“思晓好课堂·云教研”活动的圆满落幕,29.5万次的在线观看量不仅彰显了活动的广泛影响力,更见证了教师们对云教研活动的热情与投入。活动已经结束,但航天六小的教师们依然沉浸在云教研的热烈氛围中。10月31日,第八届云教研复盘活动开展,全面回顾云教研的丰硕成果,深刻探讨教育创新方向。活动由教导处主任陈开学主持。


五位教师总结经验

放大云教研的活动价值

数学学科 高琳慧:

在最近的云教研公开课中,我有幸以数学学科授课人的身份,深入体验了线上教学的独特魅力与重重挑战。历经一个多月的精心筹备,我们团队对教研课程进行了六轮迭代,每一版都凝聚了我们的心血与智慧。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一堂好课的诞生,离不开无数次的打磨与完善。

13F67

在备课过程中,我始终坚守教学目标,注重育人的战略地位。同时,我也积极借鉴他人的优秀课例,结合自身的思考与创新,力求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我深知,一堂好课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维的碰撞与智慧的火花。

过程的变化远比结果更加值得我们去珍惜与赞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肯定自己的进步,也学会了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愿我们都能保持一颗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心,成为教育森林中的一棵参天大树,成为滔滔不绝的知识海洋,成为温暖人心的冬日暖阳。

体育学科 蒋鹏:

在本次云教研中,我依据2022版新课标,以“健康第一”为理念,设计了航天跨学科主题的滚翻组合教学。

在教学中,我着重解决了肩肘倒立与前滚翻成蹲立的动作衔接难点,通过分解练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品格,鼓励他们敢于挑战、勇于自我展示。

150C9

回顾本次教学,亮点在于以航天员选拔为背景的情景导入,以及利用体操垫进行个人及小组组合练习。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我预设了处理策略,如分步教学、个别指导与小组合作等。

总的来说,本次教学达到了预期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未来,我将继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核心素养,为他们的终身体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心理学科 吴宁利:

备课之初,我明确了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正视挫折,掌握应对之策。课程内容丰富多彩,融入生活实例,如“破解密码盒”等趣味活动。教学方法上,我运用了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多种手段,让课堂焕发活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

1213C

在课堂组织上,我精心创设了“乐乐失踪”的情境,迅速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解决问题的热情。同时,我设计了多项活动,既促进了学生的自我认知,又增强了同伴间的交流与合作。师生互动中,我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适时提问,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形成了积极的课堂氛围。

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我通过乐乐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挫折的本质,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在“救赎乐乐”的环节中,我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多角度解决问题,提升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智力,如通过“优点轰炸”等活动,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当然,我也意识到课程中存在的不足,如挫折比喻的消极倾向,以及我在课程设计和语言表达上的提升空间。未来,我将着力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挫折,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课堂体验。

科学学科 孟李娅:

选课是公开课成功的关键,需挑选有亮点、易操作且新颖的课程,以吸引关注并展现独特性。备课阶段,需明确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融合数字化教育理念,设计独特的评价语与总结,细致打磨每个细节,确保课程流畅自然。

1CED2

回顾自身实践,我认识到两大不足:一是课程框架构建不清晰,导致后期大幅调整,建议先搭建稳固框架再细化内容;二是选课应倾向于有逻辑起点的课程,避免额外补充前置知识,同时推荐采用自然班。此外,日常教学同样重要,应将其视为公开课的试炼场,确保云教研在日常教学中落地生根,而非仅为孤立展示。

总之,精心选课、明确备课、清晰框架、注重日常,是提升云教研质量的关键。通过不断反思与改进,我们能更有效地将数字化教育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实现云教研的真正价值。

语文学科 巩科帆:

备课阶段,我们团队精心挑选课程,深入研读教材,明确目标,挖掘跨学科知识,并注重学生预习。课堂实施中,我们秉持“生本课堂”理念,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主动思考,注重反馈与鼓励,让课堂充满活力。

1D37D

回顾教学过程,课程仍有不足,我需提升专业能力,研读课本,紧跟教育趋势,探索新技术应用。同时,反思学生表现,我意识到需加强课堂细节训练,培养优生创新思维与探究能力。

听课教师分享感受

教育创新的共鸣与启迪

张乐:我有幸参与了这次云教研活动,观摩了几位优秀教师的示范课。他们的教学风格各异,但都充满了创新和活力。特别是跨学科教学的尝试,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也激发了我对课程整合的新思考。

孙倩:这次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数字化教学工具的便捷与高效。通过云教研平台,我能够实时观看其他教师的课堂,还能与他们进行互动交流,这种学习方式让我受益匪浅。

刘乐:我被几位执教教师对于品质课程的打造深深吸引。他们不仅注重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还非常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实现因材施教。这让我更加明白,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李梦: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几位执教教师在备课、磨课的过程中相互支持、共同进步,这种团队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学习。

1BF20

每学期一次的思晓好课堂·云教研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云端教研的绝佳平台,更促进了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而每次云教研结束后的复盘,更是航天六小“回头望、向前走”深度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而有思,思而有行。我们珍惜每一次智慧的碰撞,这不仅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探索的启迪;我们激活每一点内驱的成长,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共同构建更加美好的教育未来。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