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新闻 >> 正文

面向教育新质生产力 共研课堂跨学科 | 第八届“思晓好课堂·云教研”精彩启幕

     2024年10月24日 17:57           打印   [字号: ]    

秋之美,在于丰收与沉淀;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10月22日,航天四小“名校+”第八届“思晓好课堂·云教研”精彩启幕。在“构建空间学习共同体、探索跨域教研新模式”这一初衷背景之下,航天四小“名校+”持续发力,积极开展数字化赋能教研的勇敢探索,延展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释放有限资源的无限潜能。

本届教研活动以“面向教育新质生产力 共研课堂跨学科”为主题,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解慧明,航天基地教育局副局长任卓涛、基教部部长赵焱,以及神木市、咸阳市渭城区的种子教师跟岗研修团队参加了此次活动。启动仪式由航天四小校长助理简海荣主持。

本次云教研为期4天,特邀12名资深教研员,16名思晓好老师,共呈现16节研讨课,涵盖范围广泛,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心理、美术、道法、科学以及少先队活动等九大学科。每节课都由课堂展示和专业的指导点评两部分组成,并同步开通线上交流互动渠道。在线观摩听课的老师、家长、学生可以在评论区分享观课收获和宝贵建议。

数字化引领,打造跨学科品质课堂

活动伊始,航天四小“名校+”总校长杨勇介绍了此次教研活动的成长背景和发展内涵。其一,变场景,重塑数字化校园环境,为师生营造更加智能、高效的教学氛围;其二,搭平台,形成跨越教研共同体,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其三,动课堂,聚焦跨学科主题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其四,上任务,形成各学科品质课程,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航天四小自建校以来,校园数字化、跨学科实践主题探索、品质课程建设以及培养时代新人始终是学校发展的主旋律。回顾前七届云教研,从无到有,一路蓬勃发展,吸引40万余人在线观看和研讨,成为航天四小“名校+”突破学校发展天花板的关键之举。在教育转型变革中,每一次思晓云教研的微创新都意义非凡。

新质生产力,驱动教育新发展

解慧明肯定了航天四小关于课程改革做出的努力和探索。她认为,航天四小大力倡导“五育融合”,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融入教学全过程,以充满活力的“活泼泼”教育理念为引领,致力于在“活泼泼”教研样态中培养“活泼泼”的学生。她表示,面对新质生产力的浪潮,教育必须勇敢地迈向教育高科技与创新之路。解院长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教,促使学生主动去学。通过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以及对新课程、新教材、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积极探索,不仅要基于学科进行教学,做到跨学科教学,甚至做到超学科,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开拓教育新境界。活动现场,解院长还带来自己的数字人视频,展现技术赋能教育发展的生动场景。

课堂实践跨学科融合,开拓教育新视野

随后,航天四小语文教师徐涛、谢晶、李娅,航天六小语文教师巩科帆展示了“真味语文”的四节好课堂。“真味语文”以“真”为始引领学生自然成长,以“味”为终呈现生命滋润过程。本届云教研真味语文专场聚焦“教、学、评”。在单元视角下聚焦语文要素,使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明确。让学生在真实参与中激活自主学习,勇敢探索未知,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与进步。

精彩评课

西安市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陕西省教学能手、陕西省教育督导专家王霞老师、西安市雁塔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原小学语文教研员,教育部国培计划培训团队专家张华老师和航天四小副校长郭利筠对五年级《太阳》、一年级《小书包》、二年级《曹冲称象》以及四年级《对话历史人物 感悟家国情怀》的“真味语文”课堂进行了深入且精彩的点评。

专家们指出,思晓课堂彰显出教有目标、学有支架、评有标准,研有创新的鲜明特色。四位老师皆能牢牢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以素养为导向,将学为中心贯穿始终;注重学生合作意识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充分展现出极高的个人专业素养。在课标视域下,以任务驱动教学,凭借结构化的思维,使得整个课堂环节条理分明、过渡自然,目标更是精准明确。此外,数字AI的巧妙介入,为课堂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与活力,让课堂变得更加精彩纷呈。同时,专家建议老师们进一步在学生思维训练的联系性和创造性方面加以引导并予以强化。

精彩绝伦的课例令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直播间的评论区亦是热闹非凡。来自云端的家长和老师们纷纷发表着真挚而深切的听课感受,整个直播过程宛如一场盛大的知识盛宴,让人收获颇丰。

此外,淳化县北关小学、澄城县实验学校等同步收看云教研。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