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新闻 >> 正文

第23期《思晓家长云客厅》如何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

     2024年09月26日 10:35           打印   [字号: ]    

2023年国家提出了教育强国之路的战略部署,确立了科技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核心地位。2024年1月23日,国家教育部在党组召开会议中提出:要优化招生结构,引导高校加大理工科招生比例。这一思想在新课标中也有很明确的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标也强调了科技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这意味着科技特长生的比例也会有所加大,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如何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如何帮助孩子跟上国家发展的脚步,并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期特邀请“国联质检科普教育基地”的贾媛老师走进航天四小,将通过本期《思晓家长云客厅》栏目为家长答疑解惑,让每个普通家庭都能用更科学的方法提升孩子的科学素养。

贾媛老师首先为家长解读了最新的高考招生政策变化,2024年艺术特长生全面被取消 ;体育特长生提高门槛:从国家二级运动员的认定标准,提升为国家一级运动员。这些变化都在释放出一些信号:在未来10年,教育改革新动向--贯彻国家教育强国的核心目标培养真正具有科学意识,创新意识的人才。

对于普通家庭,对于目前在读小学, 初中的孩子,家长可以关注以下几个趋势和变化:

(一)理工科将会有大的发展。之前的教育方式以知识学习为主,老师讲公式定理,学生只需要记住,会做题即可。改革后将注重通过实验和实践,探索和总结知识,注重在实践场景中的学习,强调知识在生活场景中的应用。学生需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一流大学将大量招收学霸,并采用多元化招生。通过举例2023年北大/清华的招生比例可以看出,两校大60%的学生是通过各类多元化渠道,而通过裸分录取的比例正在降低。 

(三)小学,初中的难度会降低,给家长充分时间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 例如科技特长,运动特长等。

(四)高中难度加大。未来高考一定会筛选出真正的学霸,输送给顶尖大学。

无论从国家战略,还是从适应未来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家长都应该足够重视孩子的科学素养培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贾媛老师从五个方面重点进行培养,并结合了具体的案例经验:1、观察能力培养:家长为孩子提供探索的机会,到广阔的天地间去聆听自然的教诲。2、提问能力培养:鼓励孩子提问的同时,不仅会问问题而且知道怎么去寻找答案,掌握多种寻找答案的途径。3、动手能力培养:遵循激发好奇心-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增进抽象概念的理解-促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路径,实现动手能力的提高。4、分析及思考能力培养:及时正向反馈孩子的每次发现,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5、科学精神的培养: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鼓励孩子尝试并接受失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开展长周期项目。

在节目的最后,贾媛老师为家长列出了推荐书籍、影片:比如《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高中生多元升学规划》、影片《美丽人生》等。嘉宾回应了在节目开始前提出的问题什么是素养?素养并非专属于科学的能力,素养培养需要品格和能力两者相辅相成。在能力方面不相上下的时候,唯有品格才能让孩子走得更远。

航天四小“名校+”《思晓家长云客厅》精心筛选了富有知识性和娱乐性的推荐书单,感谢您关注本期《思晓家长云客厅》,您也可以通过文章后的直播二维码观看精彩回放,让我们共同期待下期节目的话题。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