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资源库

《奥运开幕》教学设计

     2024年04月22日 11:00     王丹      打印   [字号: ]    

奥运开幕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奥运开幕的现实情境,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会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2.通过拨一拨,说一说,填一填等活动,培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3.初步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实事,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二、重难点

重点:掌握看时钟的方法,正确读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知道1时=60分。

难点:能正确读写非整时,半时的时刻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这是哪里?(出示北京体育馆鸟巢图片)你知道吗?在这里曾举办过两场大型的综合性运动会,吸引了世界上众多优秀运动员参加,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一起穿越时空去见证这两场盛会,请看大屏幕。(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图片)

师:通过观察图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奥运开幕”,开启今天的数学学习之旅行吧!板书课题(奥运开幕)

【设计意图:激趣引入,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精彩图片,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注意力,以此为契机,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认识钟面

师:同学们在一年级时就已经认识了钟表,并且会认整时和半时,对钟面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谁能说说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呢?同桌互相讨论,分享交流。

1:钟面上有12个数字,而且这些数字是从1到12按顺时针方向从小到大排列的。

2:钟面上有三根指针:时针短,分针较长,秒针最长。

3:钟面上有12个大格子,60个小格子。

师追问:钟面上的12大格、60小格在哪里?是怎么数出来的呢?

4: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就是1大格,12个数字正好把钟面平均分为12个大格。

5:数小格时可以:一个一个数出60小格;也可以用乘法计算出60小格;还可以五个五个数出60小格。

师:从他们的分享和大家的补充中,我们知道了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大格,60个小格,有时针、分针、秒针。

【设计意图: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对钟面有所了解,因此本环节主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互动、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探索、合作、交流中把观察到的有顺序地说出来,达到即回顾知识又训练能力的目的,为认识时、分打下坚实的基础。】

2.认识时、分

1.探究钟表中时针、分针是怎么走的?

师:同学们对钟面已经熟悉了,其实钟面中还藏着许多有趣的知识,那你们知道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是怎么走的吗?

活动一:拨一拨,填一填。

①钟面上有(    )大格,(    )小格。

②时针走1大格是(    )时。

③分针走1小格是(    )分,走1大格是(    )分,走一圈是(    )分。

④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    )圈。

活动要求:

①拨一拨学具钟表,观察时针、分针是怎样走的?

②小组长主持组内有序交流,为展讲做好准备,展讲时要声音洪亮,条理清楚。

2.小组展讲汇报:

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分针走一圈是60分。时针走路看大格,走了几大格就是几时。分针走路看小格,走了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

3.钟面演示验证: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

揭示:1时=60分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问题为引领,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实践、验证,同时借助课件的动态效果,从学生在操作中仔细观察时针、分针的运行情况,进而得出1时=60分的关系。】

(三)认识时刻

1.认读钟面上的时间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时针和分针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你能通过它们的走动情况,来准确的认读时刻吗?

活动二:认读时刻

2.小组汇报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同学们准确地认出了时刻,我们在看时间的时候,先看什么,再看什么?

总结:我们在认读时刻的时候,要先看时针,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表示时间的方法有两种:用文字记时法,也可以用电子表计时法。

【设计意图:认读时刻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分散难点,此环节设计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讨论、交流,总结认、读、写时间的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发现,总结出认读时刻又快又准确的方法,突破了难点。】

(三)强化练习,巩固新知

1.勇闯第一关:填空。

1)钟面上分针从12走到1,走了(   ) 大格,是(   )个小格,是(    )分。

2)时针从12走到3,走了(  )个大格,是(   )时。

3)120分=(   )时        3时=(    )分

2.勇闯第二关:游戏“拨钟”,我拨你说,我说你拨。

3.勇闯第三关:记录淘气的一天(课本76页第3题)

观察,一共有几副图?任选其中一幅图,用两种方法表示出它的时间。然后给同桌说一说淘气这时在做什么呢?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4.数学资料:介绍中国古代的计时工具

在古代,中国曾占据世界计时技术冠军宝座千余年,钟表实为我国最重大的发明之一。公元1300年以前,人类主要是利用天文现象和流动物质的连续运动来计时。例如,日晷(guǐ)是利用日影的方位计时,水漏和沙漏是利用水和沙的流量计时。东汉张衡制造的漏水转浑天仪,用齿轮系统把浑象和漏壶结合起来,漏壶流水推动浑象均匀地旋转,一天刚好转一周,这是最早出现的机械钟。

【设计意图:设计练习时遵循由易到难,由低到高原则,体现层次性、针对性、既巩固本节课的知识,使不同层次学生在本节课中都能得到发展,同时通过数学阅读资料的介绍,对学生进思想教育,鼓励学生从小好好学习,传承悠久的历史文化。】

四、全课小结,梳理反思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评价本节课你自己的表现和同学的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归纳,引导学生学会总结梳理,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梳理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扬长避短、互相学习】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