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悟名师 关注成长
——读《自己培养自己》有感
(一)关注自我成长 自己培养自己
寒假宅在家,刚好静心学习,读完了第一本书——《自己培养自己》。
这本书的作者是李镇西,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也深爱着学生的老师。“李镇西”这个名字,我曾经在培训学习中听到过,也曾在朋友口中听到过,由于我是数学老师的缘故,而没太过多关注语文专家,所以对于李老师的一切稍感陌生。近日,从《自己培养自己》一书中,我有幸认识了李镇西老师,从书中感受到了李老师的个人魅力,领悟了李老师的语文情怀,学习了李老师的成长经历,拜读了李老师的读书体会,字字句句触动我的心灵,字字句句指引着我成长。
李老师在“序”中写道:“这本书汇集了有关年轻教师成长的随笔,每一个字都是从我心里流淌出来的,因为我所说的都是我自己成长的切身感受。"的确如此,书从观念与情怀、智慧与技能、讲述与演说、阅读与反刍、行走与思考五个方面记录了他的成长故事和教育思索,整本书没有华丽的词语,就如他的教育理念一样“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做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
李镇西老师,82年参加工作,担任中学语文教学。他用热情、聪明、大胆、创新,从一名普通教师快速成长为“优秀青年语文教师”;他42岁报考了博士,45岁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评为“特级教师”“全国著名语文教师”等。读着李老师的成长经历,看着如此多的光环,我敬佩他的个人能力,我更惊叹他背后不为人知的付出......他在书中这样写到:“其间的艰辛、困苦、挫折、打击,有时候甚至山穷水尽、兵临绝境......一言难尽,但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因为我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我只忠于我的内心就可以了——干干净净地做人,简简单单的教书!”
李老师的成长经历概括为“4+1模式”——“四个不停”加“一片爱心”。所谓“四个不停”,即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而“一片爱心”,即爱教育,爱孩子。他热衷教育,热爱课堂,他选择教育,就选择了全部。他说:“既然是自己的选择,在享受的同时,也要承受。教育不是外在的强迫,而是自己的选择;不是为别人做,是为自己做。”他的69本著作,记录了他的教育实践、教育思考、教育智慧与教育情感,这些厚厚的作品就是他爱教育的见证。回看李老师的成长,他的“不停”和“爱”,让他不断成长,他承受教育的艰辛,更多的是享受着教育的快乐,他和教育恋爱,并走向了幸福的婚姻。
李老师在书中着重点评了王晓波老师。王晓波是江苏省的一位小学老师,她的志向是“让每个生命在教室里开花”,她做到了。王老师用她的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使自己不断进步着。王老师支教一年,写下了18万字的支教日记,这是一个震撼的数字,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她让自己在一点一滴中,由“普通”走向的“卓越”。这样的成长,是教育对她的人生最好的奖励。
再次回看李老师的成长经历,再次回味李老师的教育情怀,指给我的是前进的方向,教给我的是成长的方法。此时此刻,我要向这位有高度的语文老师学习,学做一位有深度的数学老师,学做一位幸福的教育人。此时此刻,我将关注自我成长,自己培养自己。
我想用李镇西老师的一段话来结束我此时的体会:“每一个教师的成长,都是自己培养自己的结果”“自己培养自己就是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那个让自己惊讶的自己,而这个寻找的过程是没有止境的。”
(二)学会自我成长 宅家培养自己
再次翻看《自己培养自己》一书,书中记录了很多李镇西老师的语文情怀、班级管理和教育智慧。书中“我追求这样的语文老师”“自然而然的教育”“以人的方式去爱”“语文教师的人文情怀”等内容,李老师站在一位语文教师的角度去思考教育,又站在了教育的视角去审视了语文教师。书中的“班主任要善于讲故事”是李老师在分享他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展现给我的就是班主任工作技能。整本书里,渗透与折射出了很多的语文素养和班级管理方法,是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班主任老师好好学习与品悟的,也是值得我这位数学老师好好学习与思索的。
李老师是怎样的一位班主任呢?书中写到了李老师的很多工作日常。有一件细小的事情,让我深思。那就是,李老师作为班主任每带一个新班时,都会给新生写一封信,表达老师的期待与祝福,这是李老师当班主任的一个传统。这一个个小信件,就足以看出李老师对班主任工作的热衷和对学生们的爱戴。书中李老师详细的讲述了他给孩子发信的事情,他将每一封信亲手交到每一个孩子的手中,一个平常的动作,李老师却在课堂中悄无声息地进行了:一声“谢谢”、双手接信的礼仪教育。整个过程没有批评与说教,有的是李老师的不动声色与等待时机。可以看出,李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是:让教育在自然而然的情境中进行,教育过程则是不漏痕迹。
李老师又是怎样的语文老师呢?是一位有学问、有思想、有情趣、有才气和有胸襟的语文老师。书中的十二篇“阅读与反刍”和六篇“行走与思考”等内容,就足以见证李老师的情感与理想、风骨与良知、视野与思考、学识与胸襟的素养,他是一位学识渊博、幽默诙谐、见解独到、才华横溢的语文老师。李镇西老师在书中多次提到《一碗清汤荞麦面》,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到底是怎样的一碗“荞麦面”让李老师流连忘返、让孩子们念念不忘。我上网搜读课文,原来是李老师的一节语文课,是他对孩子爱与坚强的教育,更是他幸福教育人的印证,是一碗香气四溢的“荞麦面”。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深读语文专家的教育著作,本以为会南辕北辙,不曾想却是受益匪浅,更是激起我的颇多思考。
“课堂的魅力就是教师的魅力,教师的魅力就是学识的魅力。”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散文使人宁静;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作为一名教师,要让学生感受你的魅力,唯有学习与读书。我会继续学习专业知识与理论,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我会继续读教育著作、人文书籍等,把好书化作我的灵魂,充实我的精神世界,为的是明日能俯瞰我的每一堂课。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让教育之路走的更远,唯有实践与反思。将学习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智慧实践于我的课堂,同时及时反思我的教学、我的课堂,在实践与反思中逐步成长。
今天我仿写李老师的一段话来结束我的体会:“我不止一次地庆幸我是一个老师,因为与孩童们同行使我的心永远年轻;而且我特别庆幸我是一位数学老师,因为这能让我引导孩子们在点线面体中勾勒大千世界,并能用加减乘除表示出来。”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