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大小多少(第一课时)
姓名:杨文星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选自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编写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最新成就,积淀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着重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踊跃倡议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增强语言文字运用,增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建立开放的、富裕活力的教材系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 针对以上情况,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上课,喜欢语文。在课堂上,我充分利用教具,运用各种小游戏让学生掌握浅显的知识,为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夯实基础。
【设计意图】
本课的儿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中,教师应在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儿歌,达到熟读成诵,本节课以第一课时呈现为主。
关注儿歌的结构特点:本课是由4小节组成的儿歌,每小节有两行,第一行从“大小”或“多少”的角度进行简单比较,第二行通过具体事物,感受“大小”或“多少”。
关注插图:课文中的插图是与文字相应的4幅对比图,形象地呈现了事物间“大小”“多少”的关系,提示学生不同大小、不同数量的事物要用恰当的量词来表示。
关注识字:本课12个生字。“枣”是平舌音,“苹、杏”是后鼻音,“鸭子、杏子”中的“子”,要读成轻声。重点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互查正音;引导学生通过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关注写字:本课要求书写5个生字和竖折折钩1个笔画,均为独体字,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握独体字的书写规律,领会支撑笔画对汉字位置的作用。
关注词语:了解量词的正确使用,是本科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等方法在运用中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边2个偏旁。会写“小、少”等5个字和竖折折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的短语。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边2个偏旁。会写“牛”字。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的对比关系。学习“头、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大西瓜、小西瓜”游戏。
(1)教师说大西瓜,学生做相反的动作小西瓜,当老师说抬头、睁眼、向左看、向右看等词汇,学生做出相反的动作,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大小多少》。
2.揭题。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课也有很多反义词,先来跟老师一起读一读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7 大小多少)
(2)教师提示:课题由两组反义词组成,注意“少”是翘舌音。
二、出示情景,激发兴趣。
1.出示书本插图(生机勃勃的农家小院,颜色鲜艳,里面有活泼的小动物,也有苍翠欲滴的果树,上面长着令人垂涎欲滴的水果,小朋友在院子里开心地奔跑着,一片祥和静谧的场景……)
2.课件呈现农家小院,引导学生认识图中的事物。
(1)提问:仔细观察这个农家小院,你都看到了什么?
(2)反馈。学生们找出里面有:黄牛,小猫,鸭子,鸟,杏子,桃子,枣……
3.出示注有拼音的词语,领读词语,并强调“苹、杏”是后鼻音,“鸭子、桃子、杏子”的“子”读轻音,再去掉拼音,男女赛读词语,最后隐藏词语引出如下三个游戏强化词语认读。
三、组织游戏,词语认读。
教师准备词语卡片“动物、水果、黄牛、鸭子、杏子、苹果、鸟、枣、猫、桃”以及这些词语对应的图片,做如下强化游戏。
游戏玩法一:教师出示词语姓名贴,随机走到同学面前,请同学大声读出卡片名字,如果对其余同学重复读两遍,如果不对,同学们集体改正读出正确的读音,读对的同学将获得姓名贴的暂时拥有权。
游戏玩法二:你比我猜游戏。教师拿出本节课动物卡片,但不能看,将动物卡片朝向同学,同学举手抢答,获得抢答权的同学模仿动物声音,或者动作,老师来猜是什么动物,如果老师猜对了,同学们也要夸夸老师:对对对!黄牛黄牛/小鸟小鸟/鸭子鸭子/小猫小猫。而这位同学获得这个动物卡片的暂时拥有权。
游戏玩法三:我说谜语你来猜。这次教师来说有关本节课的水果的谜语,学生根据谜语来猜谜底是什么,抢答对的同学可以获得水果图片的暂时拥有权。
1.白白胖胖,浑身是毛。(桃子)
2.红红的,胖胖的。(苹果)
3.黄黄的,酸酸的。(杏子)
4.小时绷着青脸皮,老时皱着红脸皮。(枣)
游戏玩法四:请动物水果们回家。老师将农家小院里面的事物进行了分类,分别将写有动物和水果的卡片贴在了黑板上,请刚才拿到这两种卡片的同学将卡片贴到相应位置(板书展示:贴动物和水果的彩色图片教具),而拿有姓名贴的学生,将有动物和水果的姓名贴贴在图片的对应位置,但有要求,老师说:“苹果苹果在哪里?”拿到苹果姓名贴的同学起立将姓名贴举过头顶,大声说:“苹果苹果在这里!”并将苹果姓名贴贴到对应位置,并学生提出下一个寻找目标,重复上述动作,以此类推,完成游戏。(板书展示:水果和动物们姓名卡粘贴图片教具)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按要求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刚才认识的动物和水果的词语圈出来。(强调读书姿势)
(2)齐读。给课文各小节标注序号。
2.学生汇报小节序号,教师评价。
3.微距放大,逐个突破。
(3)易错音。
“一”的不同读音。
yí yì yì yì yì
一 个 一 头 一 只 一 边 一 群
学生先借助拼音读词语中的“一”字,再齐读“一”的变调词语,最后去掉拼音自主练读。
(4)师生交流识字方法。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补充。
①黄牛、猫、鸭——动物;苹果、杏、桃——水果(事物归类)。
②牛:教师出示黄牛图片,结合“牛”字字形演变,引导学生认读“牛”,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牛”。
预设:奶牛、水牛。(字源识字)
③学写生字“牛”。
播放“牛”的书写动画,点拨:观察“牛”字的笔顺,先写短撇,再写短横、长横、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并且是垂针竖。观察“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横平竖直都压线。
教师范写,学生在书桌上书空跟写。
讲解:横平,竖起笔在竖中线上。学生描红后尝试书写“牛”,教师巡视指导。
星级评价:★写字姿势正确;★笔顺正确;★横平竖直压线。
④猫:教师出示小猫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新偏旁反犬旁,了解反犬旁的字和动物有关,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反犬旁的字。
预设:猴、狐狸、猪。(偏旁归类)
⑤鸭:教师出示鸭子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新偏旁鸟字边,了解鸟字边的字和禽类有关,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鸟字边的字。
预设:鸡、鹅。(偏旁归类)
⑥杏、桃:木字旁,与树木、木材有关。
苹:草字头,多与植物有关。(偏旁归类)
⑦黄:联系生活说出自己见过的黄色的事物,如黄牛、香蕉、柠檬、向日葵、玉米等。(联系生活)。
⑧黄、猫、鸭、果:这四个字有相近的部件,学生很容易看成“田”,注意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强化识记。(对比识记)。
⑨多:多少 众多 大多 少:少见 少数 很少
黄:黄牛 黄色 黄金 边:边上 水边 天边
果:苹果 果树 果子 桃:桃树 桃花 桃子(熟字组词)
(5)识字游戏——小小魔术师。
五、详细品读,学习第1、3小节
1.再读儿歌1、3节
思考:谁和谁比?比什么呢?
2.学习第一小节。
(1)观察课本插图:看一看,比一比:黄牛和猫谁大谁小?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只”一般用在较小的动物前面,“头”一般用在较大的动物前面。黄牛的个头比较大,所以用“一头”;“猫”比较小,所以用“一只”。(板书:头 只)
(2)联系生活选一选: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蜻蜓、大象、蝴蝶、蚂蚁、老虎、狮子,联系生活想一想,可以分别用“一头”还是“一只”来形容它们。
(3)拍手读一读第1小节。
(4)读一读,填一填。
一个( ),一个( ),一头( )一只( )。
(答案:大 小 黄牛 猫)
3.学习第3小节。
(1)观察课本插图:看一看,比一比:苹果和枣谁大谁小?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苹果比枣大,所以用“个”;枣是圆的颗粒状的,所以用“颗”。(板书:个 颗)
(2)观察图片连一连: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水杯。珍珠和宝石,看看它们可以用“一个”还是“一颗”来形容。
答案:一个水杯、一颗珍珠、一颗宝石。
(3)拍手读一读第3小节。
(4)难度升级,同桌合作拍手读1、3小节。
(5)尝试背诵(老师搭桥,孩子补充词语)
(6)难度升级,出示课文只有第一第三小节的课文图片,根据图片和老师的提醒边做动作边尝试背诵,逐组展示并评价奖励。
六、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1.涂色游戏。
2.布置作业:请同学们熟读课文,并根据上课讲解的识字方法自学2、4小节。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