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资源库

《认识钟表》

     2024年04月19日 16:42     孟李静      打印   [字号: ]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认识钟表》是新版人教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内容,这节课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同时也为后期几时几分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以一个孩子一天的生活场景作为学习线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感知时间这一抽象概念。教学内容包括认识钟面(分针和时针、钟面上的数字、表针转动的方向)、文字计时法和电子计时法、读写整时等知识点。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按照“认识钟面——认读认写整时——建立时间观念”的顺序展开。

二、学情分析

《认识钟表》对学生而言,即熟悉又陌生。学生对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甚至秒针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生活中的整时和不满整时有一定的感性生活经验。但学生的这种感性认识往往是笼统的、片面的,只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上,没有形成可操作性的认识时间的思维方法。学生对于常规钟面的认识不够准确,需要在钟表的结构中,逐步规范。另外,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上课需要借助游戏、评价与表扬,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

三、教学目标    

1、认识钟表的时针、分针,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示的整时,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学会表示时间的方法。

2、发展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表述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3、感受时间的宝贵,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从时间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快乐,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增强数学兴趣。

四、教学重点:能准确的说出钟表面上表示的整时

五、教学难点:准确区分整时时刻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教具、学具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本班XXX同学抱着钟表不开心的画面,引导学生去解决他的问题——钟表坏了,我们能不能修好,并揭示课题——认识钟表。

【设计意图】以本班学生的生活情境导入,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同时,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探究;孩子自己动手修好钟面,呈现出完整钟面,为认识钟表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1)学生拖动大屏幕,还原钟面并呈现完整钟面,探究钟面的构成。

2)认识数字:师引导学生发现钟面上有哪些数字,这些数字分别是谁,由小到大怎么排列,请学生上黑板按顺序数一数,全班一切书空数。

3)认识大格:引导学生发现,数字与数字之间有一段空白,这个空白就是一大格,请学生动手画一画,找一找,钟面上有几个大格。

4)认识时针和分针:引导学生说一说时针和分针的特点,并以开火车的方式,让孩子们去判断哪一个是分针,哪一个是时针,并总结出时针与分针的特点。

5)了解顺时针与逆时针:通过动画演示钟表的动态转动,引导学生观察转动的相同点——方向相同(顺时针),同时用肢体和语言描述顺时针和逆时针;同时发现不同点——分针转的快,时针转的慢。

【设计意图】学生还原钟面,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解构认识钟面;利用开火车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并加深对时针和分针的认识;综合利用学生的语言、肢体和观察,加深对钟面的认识。

2、掌握整时的记录方式

1)出示XXX同学7时刷牙的图片,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老师记录7时的方式,让学生用语言说一说两种记录方式的组成,了解3种计时方式的名称,并书空写一写;

2)出示XXX同学8时吃饭,9时上课的画面,让学生自己用刚才学习的记录方法,将时间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自然发现2种记录时间的方式,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总结归纳;接着再动手去写2遍,1遍熟悉,2遍巩固。

3、认识整时

1)看一看

①呈现7时、8时、9时的3个钟面,引导学生发现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分针指12

②引导学生发现有什么不同点——时针指的数字不同,钟面的时间不一样。

③以开火车的方式,多说几组整时,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归纳出认识整时的方法: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是几时。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表达,发现认识整时的方法,并能快速认识整时。

2)动一动

老师安排课堂游戏——老狼老狼几点啦,引导学生观察,并用两个手臂当做时针和分针来比划比划。

【设计意图】课程时间过半,学生注意力有所分散,利用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利用肢体动作,让学生去比划整时,进一步感受时针与分针的位置关系,加深对认识整时方法的理解。

3)拨一拨

①时间继续向前,呈现出1时、4时、9时的画面,引导学生在钟面上拨出相对应的时间,并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拨的。

②请学生上台拨一拨,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波动的,加深对——

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是几时的理解。

4)说一说

①呈现2张照片,引导学生思考,都是9时,为什么XXX一会上课,一会睡觉?

②学生同桌之间说一说,之后点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明确一天有24个小时,钟面1天转2圈,一个是上午9时,一个是晚上9时,为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做好铺垫。

(三)巩固练习

1、认一认:出示5个不同的钟面(1正常,2外观变了,3只有3、6、9、12时的钟面,4显示3时的钟面,5显示9时的钟面),让学生说一说分别是几时。

【设计意图】明确钟面的时间,只有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有关系,与外形、数字种类无关;同时区分3时和9时,这两个特殊时刻。

2、辨一辨:出示12时和6时的钟面,让学生思考,这两个钟面是坏了吗?引导他们说一说,用手比划比划

【设计意图】利用语言、观察和肢体,区分12时和6时,让孩子记住此时分针和时针的样态,为高段学习做铺垫。

3、帮一帮

①出示题目:孟老师3时在批改作业,再过1个小时要去开会,我应该几时去呢?

②学生独立思考,用钟面拨一拨

③动态演示转动,请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

【设计意图】动态感知时针和分针的转动关系,分针转1圈,时针转1大格;同时体会时间段与时刻的关系。

(四)珍惜时间:播放《明日复明日》小蟋蟀的故事

1、学生观看视频

2、 学生谈感受。

3、 珍惜时间教育。

【设计意图】通过小短片,直观的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课堂小结

1)学生谈收获

2)学生自评和互评

八、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细细长长是分针         粗粗短短时时针



7时

7:00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