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资源库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2024年04月19日 16:25           打印   [字号: ]    

2023-2024学年度第学期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年级B组:苗淑华

【教学目标】

1.认识“统、贴”等14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

“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

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教学重点】

1.认识“统、贴”等14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

2.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选一两个节日,

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教学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及其习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这节课让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猜节日。像春节、清明节、中秋节,这些世世代代都过的节日,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让我们一起写下课题。

2.板书课题:(师板书,生书空),生齐读课题。

3.学习“传”“统”两字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两个字吗?

编口诀认识“传”车来就是转zhuàn ,转动的转车来还是转zhuǎn ,转眼的转。石来就是砖zhuān ,砖头的砖。人来就是传chuán ,传统的传。

   4.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引导:同学们,老师一起读课文,注意准字音。

2.整体感知课文。

(1)提问:说一说你们预习时都圈出了哪些传统节日?

(2)引导:读了歌谣,有什么发现?

歌谣每两行写一个节日,介绍节日的习俗和活动;节日按照时

间顺序来写,并且最后又回到春节;歌谣读起来朗朗上口,因为押韵。

3.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朗朗上口的歌谣吧!

师生对读;全班齐读课文一边拍手一边读。

三、集中识字指导方法

1.学生思考:我们学习了很多识字方法,今天准备用什么方法识记本课的生字看谁的方法值得借鉴学习。

2.汇报交流识字方法。

(1)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如:站一贴、常一货、朗一郎。

(2)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如:察一祭、吃一乞。

(3)联系生活识字。如借助北京南锣鼓”地名识记“巷”,借助“艾草图片记住”。

3.根据学生汇报情况,老师补充讲解。

(1)理解“街”和“巷”的区别:一般把比较窄的街道称作“巷”

(2)字理识字:“祭”

出示“祭”的甲骨文字形图,右边是一只手,左边是一块肉,左下形“示”,表示台,指手拿着肉放到祭上进行拜祭。

(3)猜谜丹心一点到白头”是“舟”,“苗头不对”是“艾”。

(4)利用形声字构字特点,如,“姓肖、元宵、消息、削铅笔、云霄飞车”,都含有“xiao”的同音字,你是怎样区分它们的呢?

四、了解节日,交流习俗

1给节日按时间顺序排序(贴板书贴)

2.明来历,知习俗

(1)重点交流春节:

明来历:你知道春节的来历吗?说说故事(春节的来历、“年”的传说、放鞭炮的由来、压岁钱的来历、贴春联的由来。今年是十二生肖的什么年?龙年,辰龙。语文园地三十二生肖。)

“过春节、贴窗花、放鞭炮”,这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就是“传统习俗”。(板书:习俗)

知习俗:今年寒假我们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知年俗、品年味、寻年趣、赏年景,二年级的品年味活动,让我们尽情地品尝中国美食,充分地领略传统文化。(出示 中国美食)你能读出这些菜肴的名称吗?你能用这样的词语和句式形容一下喜欢的美食吗?

(2)元宵节: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大家会看花灯,吃元宵,放烟花,大人小孩都挑打笼夜游……街上的人像潮水一样。

(3)清明节:清明节一般在阳历4月5日前后,“雨纷纷”让我想到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这一天人们会去扫墓。

四人小组内交流,每人介绍一个节日及习俗。

(4)端午节: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赛龙舟,吃棕子,传说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原。还会把艾草挂在门上以祛除疾病。

(5)七月七:七夕是农历七月初七,传说牛郎织女在这一天鹊桥相会。“乞巧”是什么意呢?乞就是乞求、祈祷。巧指的是心灵手巧。女孩子在这一天会祈求上天能让自己心灵手巧。

(6)中秋节: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全家会团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

(7)重阳节: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又称敬老节,我们可以去踏秋赏菊花,登高望远……

3. 联系生活,讲自己的有趣经历

通过同学们的介绍,你对节日一定有了更多的了解你是怎么过传统节日的?说说自己过节时的有趣经历。

4.小结:美丽传说、神秘故事、优美诗词,讲述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板书:文化)

、指导背诵

1.中国传统节日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让我们读出这份自豪,读出对祖国的热爱吧!

2.全班拍手背诵全文。

、指导写字

指导“街”“转”

1)指导观察:这两个字都是左右或左中右结构,各部件要大小差不多。“街”中间的“圭”写得往上点,右边部件起笔要低一些,收笔也要低一些。“转”字车字旁的第三笔是竖。

2)教师范写

3)学生描一写一,班内展示评价。

七、总结,拓展

今后,让我们在生活中用眼睛观察民风民俗,用心灵感受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推荐给大家一本书《我们的节日——画给孩子的中国传统节日》

拓展作业:

1.我做传统节日代言人,录制成视频分享到班级群。

2.搜集资料,办一张传统节日的小报。

3.我国很多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课下去了解一下吧!

【板书设计】          

2 传统节日

         (习俗  文化)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春节

重阳节 中秋节 七夕节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