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2024年04月19日 15:11           打印   [字号: ]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二语A   王霞

《玲玲的画》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妈妈睡了》每篇课文都以儿童视角表现了儿童的生活。《玲玲的画》是一则发人深思的小故事。主人公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因为来不及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让整幅画看上去更好了。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者想法玲玲的画》中抓住关键句“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体会。;二是“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这四篇课文均编排了相应的课后练习,培养学生提取相关信息,借助词句信息进行讲述的能力。《玲玲的画》的课后题要求学生以人物的情绪变化为脉络,用上“得意、伤心、满意”三个关键词讲讲这个故事。

结合以上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心情。

2. 借助关键词语“得意、伤心、满意”讲讲玲玲的心情故事。

3.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理解。

重难点:

1.借助关键词语“得意、伤心、满意”讲讲玲玲的心情故事。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理解。

一、导入新课,指导书写

1.出示任务:心情故事分享故事会,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心灵会客厅,倾听、分享自己的心情故事,有一位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地走来了。

1.出示“玲玲”卡片。认读词语“玲玲”猜猜她是女孩还是男孩的名字?

2.王字旁的字还有哪些:珍珠、玛瑙、琉璃等,王字旁的字表示非常珍贵美好的东西。

 3.出示课题并板书,指导书写“画”。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以学生喜爱的“心情故事分享会”导入新课。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用形声字构字特点学习“玲”的字形,理解“玲”的意思,让学生记忆深刻。在学习的过程,拉近了和故事主人公玲玲的距离。)

二、复习词语,强化个别字的读音

端详        评奖      得意

啪的一声    弄脏      伤心

眯着眼      懒洋洋    满意

(设计意图:在学生复习词语的过程中,指导个别轻声字、拟声词以及“ABB”式词语,同时出示的这三组词语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品味人物心情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提前渗透,有助于形成心理暗示。)

二、以图带文,梳理脉络

大家读得既准确又响亮,老师奖励同学们欣赏一下玲玲的画,找学生贴在黑板上。

师引读: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

生:好的,我把画笔收拾一下就去睡。

师动作笔掉地:“啪的一声”

怎么啦,玲玲

生:我的画弄脏了

师出示图2

师: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

(设计意图:在低年级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多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辅导学生学习。这个环节采用图文对照阅读、以图引文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故事脉络,用图画帮助学生切入课文的学习。)

三、细读故事,学词学文。

1.找出三幅图对应的段落。(1、4、8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了解“端详”:端详是什么意思,谁能来做个动作?

像他这样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看,就叫“端详”(出示词语

“端详”,学生认读)。

(2)引导想象:课文中写玲玲端详自己的作品,这幅画明

天就要参加评奖(出示词语“评奖”,读正确)。玲玲一边端

详着自己的作品,一边会想什么呢?(学生在想象中体会玲玲

得意的心情。)

3)联系生活:同学们,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有过和玲

玲一样的感受吗?哪件事情觉得自己做得特别好,挺得意的?

学生畅谈。)

教师板书,在第一幅图下写上“得意”一词

4)指导学生读好这段话,把玲玲得意的心情读出来。

3.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引读:就在这时……玲玲的心情是“伤心”(圈出来)

2)“啪的一声”随着水彩笔一起掉落的还有玲玲的心情,师把黑板上图2下移,这就是“伤心”

3)学生入情入境朗读。

4. 学习第8自然段:

1)玲玲的心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读课文,圈出玲玲的心情的词语。

2)这是怎样的有魔力的一只小狗呢?

3)因为这只小狗,整张画看上去更好看了。玲玲满意地笑了(师把第三幅上移)

5. 心情就像起伏的波浪,师黑板上连接心情曲线。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是借助关键词语,讲述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本环节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关键段中找到关键词,理解“玲玲”得意、伤心以及满意的心情变化,并借助提示性的词句,读好人物心情的句子。为后面借助关键词讲述故事做好铺垫。

四、学以致用,讲述玲玲的心情故事:

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讲讲这个心情故事。

(设计意图:本课的课后第二题要求学生以人物的情绪变化为脉络,用上“得意、伤心、满意”三个关键词讲讲这个故事,培养学生讲述的能力。)

五、联系实际,明白道理

1.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出示第9自然段)

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设计意图:“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者想法”是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本课抓住“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这一关键句,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同时,有了玲玲的心情故事做铺垫,学生能够很快找到生活中的相关事例。进而明白“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明白本文的主旨。)

六、拓展阅读,心情故事再分享:

1.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读短文。

2.说说作者心情的变化的过程,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语或者句子感受到的?学生边读短文边圈圈划划。

3.借助关键词语,跟同桌讲讲这个心情故事。

4.集体分享故事。

(设计意图:古人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对于语文主题学习就要落实一课一得。结合本课的两个重要训练点:借助关键词句讲故事和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拓展了“心情故事再分享—《我的新衣服》”,学生运用本课学习的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同桌交流——集体分享,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七、积累描写心情的词语。

1.心情就像五彩斑斓的万花筒,除了本课中我们了解的心情,你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心情体验?

2.学生分享别样心情体验。

(设计意图:本课以“心情故事分享交流会为主线,学生的心情体验是五花八门的,他们在分享心情体验的过程中,并回忆起与心情有关的故事。并用自己生活中的事例来印证爸爸说的话。)

八、小结布置作业

1.积累丰富多彩的描写心情的词语,尝试用上几个讲讲你的、我的、他的或者我们、你们的、他们的心情故事。

2.推荐阅读《王二小》。本课里玲玲的故事和我们的生活相近,但是有一位小朋友,他的年龄和我们相仿,但是他的故事却荡气回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朋友们奋发有为,他就是“王二小”,课后赶快去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课堂是学习的主战场,但要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心理思考,还需课后巩固和练习。练习一是学生通过积累词语、讲心情故事进而去写相关的心情故事;练习二是阅读不一样的“儿童生活”,学生在语言文字的阅读中收到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实现育人的功能。)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