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奇特的脸》教学设计
美术组 郑艳茹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一张奇特的脸》属于表现“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纵观本册教材,本课与第15课《面具》同属于一个主题单元,都是以创作表现奇特的头部造型为主题,在造型特点和表现手法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二年级上册的《捏泥巴》,对于泥塑的制作技法也已经掌握熟练。本课以夸张和变形的艺术手法表现奇特的脸部形象,注重五官的变化,突出生动奇特的风格,这对于学生今后学习以写实手法表现《有特点的人脸》一课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天真、活泼可爱,求知欲、好奇心很强,对许多事物都想去了解,去探究。他们需要一个展示自己个性与能力的载体和平台。根据孩子们的认知实际年龄和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个别同学扮演“小导游”的角色,向学生介绍自己找到的“特别的脸”回顾上一节课《面具》所学习到的知识,通过提问等让学生总结出奇特的脸都有哪些奇特之处,通过师生共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iPad的使用可以更高效的展示出“奇特”。基于三年级学生的学情,对于艺术专业词汇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将抽象词汇具象画面化仍有一定的困难,通过将本节课总结出的关键词和学生所喜爱的艺术大师作品输入AI系统,再导出成大致的效果图,学生根据效果图结合泥板选择需要的艺术元素进行二次加工和创作。尊重学生的个人审美取向,同时使作品更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注重对学生个体审美意识的培养,发展学生逐步形成内在审美价值观念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艺术作品运用夸张、变形的创作手法对脸部进行塑造表现的方法。
2.学会运用夸张、变形、添加装饰等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3.培养对图像信息中的艺术元素的筛查和选择能力。
4.在欣赏感受、观察分析中发现形象各异的脸的特征和艺术魅力,通过团队合作,共同感受艺术作品生动奇特的美,激发学生大胆创新的积极性。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艺术作品中的五官、表情、脸型的独特造型,运用夸张和变形等艺术手法制作奇特的脸。
教学难点:脸部形象变化丰富,艺术风格、特点突出。
六、教学准备
1.教法:讲述法、示范法
2.学法:观察法、练习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教学准备:超轻粘土、卡纸、iPad、综合材料等。
七、教学过程
|
教学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
|
创设 情景
激趣 导入
|
邀请学生参加怪脸旅行团,跟随我们的小导游一起去寻找世界各地奇特的脸。 |
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明晰本节课内容方向。 |
用情境创设的形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 |
三 |
探究 发现
表现 特征 |
一、“小导游们”一一介绍、分析自己找到的奇特的脸。 提问:这些奇特的脸和我们的脸相比都有那些奇特之处? 总结;脸型变形、五官夸张、色彩鲜艳、表情丰富具有特色。
二、师生共创完成一张奇特的脸
教师使用iPad演示如何让一张脸变得奇特起来
三、观看不同艺术家笔下的奇特的脸。
四、创设草图 将总结出的“奇特的脸”的关键词和自己喜欢的艺术家风格的作品上传至AI网站,让AI生成具象化的效果草图,学生根据各组的效果草图选择需要的艺术元素制作本组的奇特的脸。
|
学生通过“小导游”的讲解,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奇特的脸。
学生在老师提供的这张脸的基础上经行添加修改,师生共创完成一张奇特的脸。
学生观看不同艺术家笔下奇特的脸,了解多种艺术风格感受不同的艺术美感。
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想要创作怎样的奇特的人脸,并选取一位想要模仿的艺术大师的作品,和创作关键词上传到AI网站导出效果图。 |
学生通过“小导游”的讲解了解世界各地奇特的脸,再通过和现实生活中的脸经行对比,总结出这些脸奇特再哪里,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总结提炼能力。
iPad的使用可以高效的展示出如和通过夸张变形使一张脸奇特起来,通过师生共创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开拓学生的创作思维,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通过观看不同艺术家的作品,感受不同艺术风格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并让其选择自己更为感兴趣的艺术家风格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 学生通过参考AI技术所产生的效果图来制作作品,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艺术创作元素筛查选取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风格化的感受能力。将抽象的艺术词汇转化为具象的画面,再在此画面上经行二次加工创作,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思维,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
四 |
艺术 实践
|
创作要求: 1.根据AI草图给出的创作建议,选取自己需要的艺术元素,使用超轻粘土和多种材料制作一张奇特的脸。2.突出脸型特征,五官夸张、表情丰富、色彩鲜艳。 3.保持桌面卫生。 教师巡视辅导 |
学生在卡纸上用超轻粘土制作一张奇特的脸,参考AI的效果图,选取有用的元素进行二次加工创作。
|
学生参考AI效果图分工合作完成一幅艺术风格突出的奇特的脸。达到作业作品化作品艺术化。
|
五 |
展示 评价
|
欣赏交流: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张奇特的脸。并展示在“特别的脸”展示区。 2.说一说自己作品的创作理念。 |
学生以小组完成本组的一张奇特的脸的作品,并向其他同学阐释自己的创作理念。 |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向所有人介绍自己的夜景作品,并评价别人的创作,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使已经内化的知识进行输出,更有利于知识的记忆。
|
六 |
拓展 延伸
升华 情感 |
国漫视频 |
学生观看视频。 |
经典的动漫形象也是通过夸张和变形等艺术手法创造出来的,这一张张奇特的脸伴随着国人一批一批的长大,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某一天也可以将你制作的奇特的脸,搬上荧幕陪伴着更多的中国孩子一起长大。 |
七、板书设计 一张奇特的脸
脸型 变形 五官 夸张 色彩 鲜艳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