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资源库

《比尾巴》教学设计

来源:自创      2024年04月19日 09:01     赵姗姗      打印   [字号: ]    

2023-2024学年度第学期

《比尾巴》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C组 赵姗姗

一、教材依据:

《比尾巴》是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想象”,语文要素是朗读基本功的训练,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本文以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插图,语言富有节奏,能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激发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二、教材解析:

《比尾巴》以对话的形式介绍了6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根据问题与回答,可以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二节是第一部分,通过三问三答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尾巴的特点;第三、四节是第二部分,同样通过三问三答介绍了公鸡、鸭子、孔雀尾巴的特点。全文句式整齐,富有节奏和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充满了儿童情趣。

课文的插图生动形象地展示了6种动物的尾巴,这些图片可以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他们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三、学情分析:

这首儿歌出现在学完汉语拼音之后,此时的学生已经具备拼读的能力。经过前面五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初步感受了识字的乐趣,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

一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课堂上不能死板的进行教学,要设计灵活多样、新颖的活动,激发起学习欲望。而本节课以游戏“动物王国比尾巴大赛”的形式贯穿整堂课,容易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行体验,增强了课堂的情趣。

四、教学目标:

1.会写生字“长、比”和笔画“竖提”,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问号并会朗读问句。

2.通过问答形式,了解猴子、兔子和松鼠尾巴的特点,激发动物的喜爱之情

3.学习儿歌的问答方式,并迁移训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重点:

重点:1.会写生字“长、比”和笔画“竖提”,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问号并会朗读问句。

2.通过问答形式,了解猴子、兔子和松鼠尾巴的特点,激发动物的喜爱之情

难点:学习儿歌的问答方式,并迁移训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法学法:

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法,直观教学法,随文识字法,降低难度,使学生更加轻松地把字记牢写好。

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同学们在直观的教学情境中通过读一读、说一说、编一编等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七、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八、教学准备幻灯片、视频、六种动物贴图。

九、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 欢迎小朋友们来到动物王国这里今天要举行比尾巴大赛,狮子大王想请我们去当裁判,你们想不想去?

2.齐读课题:比尾巴(“巴”在这里是读轻声的,要读的轻而短)

3.出示生字“比”

1出示“比”的字形演变过程,借助字形理解字义。

2)学习笔画“竖提”,和“竖钩”作比较。

3)指导书写“比”老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写;自我评价定星;展示反馈。

【设计意图:创设“动物王国比尾巴大赛”的情境,带动了学生的情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比”是本课中会写的生字,指导学生规范书写,以及学习笔顺“竖提”。“尾巴”是认读的词语,在此指导轻声的读法,为后文的学习与朗读打下基础。

(二)自由读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参赛的动物名称。

2.给课文标出小节。

3.现在我们就一起隆重地请出他们吧!(出示动物卡片)

4.我来说一说:动物王国里有(    )、(    )、(    )、(    )、(    )和(    参加比赛。

【设计意图:复读儿歌,整体感知儿歌内容,让学生对儿歌内容梳理巩固。针对个别读音加以指导,图文结合,从而强化记忆。】

(三)学习问答句,了解尾巴特点

1.学习第一小节,读好问句

1)参加比赛的选手都到齐了,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狮子王先给我们列出了3个比赛项目。(出示第一小节)

2)第一轮比赛: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这了三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3)指导读好问句语气:这个像小耳朵的符号就叫做问号,这种有问号的句子我们把它叫做问句。读问句的时候,末尾的语气要上扬,读出疑问的语气。

2.学习答句

小朋友们,第一轮比赛很快就结束了,我们来评一评哪些小动物获得了第一轮比赛的大奖呢?

1)谁获得本场比赛的长尾巴奖。(猴子)

教师点拨读好答句,“猴子”两个字要重读。

了解尾巴的作用:猴子长长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

指导书写“长”,和“比”对比,巩固笔画“竖提”。老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仿写。定星评价。

2)谁获得了本场比赛的短尾巴奖呢?(兔子)

“短”这个字比较难读,指导读好“短”。

②学生交流兔子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这一小节里,有个字和这个短是个反义词,你发现了吗?(长—短)你还能说出几组这样的反义词吗?

④学习部首“斜刀头”,拓展同部首生字:龟、鱼。

3)第三个获奖的又是谁呢?(松鼠)

①学习部首“提手旁”,拓展:打、找、拉、拔。

②加一加识记方法:扌+巴=把,门把手、一把梳子。

仔细看看这把伞的样子,再看看松鼠的尾巴,你发现了什么?(出示伞和松鼠尾巴)了解松鼠尾巴的功能:松鼠尾巴不仅形状像伞,还具有降落伞的功能!松鼠的尾巴大大的软软的,可以当被子。

播放松鼠跳跃的视频。

4扩展:学会用“像”练习说话。

出示“燕子、兔子、孔雀、小马”图片,说说:______的尾巴像__________。

5)公布第一轮比赛结果,指导朗读答句。

猴子的尾巴长。

兔子的尾巴短。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3.播放歌曲《比尾巴》第一段。

4.做游戏巩固:和同桌照样子一问一答。

1)问:谁的尾巴?答:猴子的尾巴

2)问:谁的尾巴最可爱?答:兔子的尾巴最可爱。

【设计意图:让学生给动物颁奖,再次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根据第一轮的比尾巴项目,出示第一小节的问句,引导学生关注问号,初步感知并认识问句,从而指导学生读好问句,设置“同桌你问我答”的游戏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问句这一句子形式的理解。通过“三问三答”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猴子、兔子、松鼠的尾巴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四)多样朗读,指导背诵

1. 师生合作读:老师来当狮子王,你们把比赛结果汇报给我听吧!

2.填一填,背一背

3.推荐阅读:《为什么动物会有尾巴》回家可以读一读,发现更多尾巴的秘密!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指导,授之学生以渔,让学生学会记忆方法,学以致用,学练结合,从而达到正确、流利地背诵儿歌。】

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长、”。

3.亲子阅读:《为什么动物会有尾巴》,和爸爸妈妈说说你都发现了动物的哪些秘密?

《比尾巴》教学反思

得:1.上课开始,我创设了一个动物王国比尾巴大赛的情境,请孩子们来当裁判,把他们置于活动中去,让他们走进文本,让他们接近生活实际的活动走进他们的认知世界,这样的情境确实很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理解运用。理解“”“”时利用插图进行观察理解。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和“”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并结合实际生活拓展反义词,以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失:本文以“三问三答”的形式展开,但在教学中把它拆分成一问一答,无疑破坏了文章原本的架构,没有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思:1.《比尾巴》这首儿歌抓住了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它以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语言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教学中应该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2.低年级的每一课识字教学都是重点,所以生字的学习就应贯穿始终,整堂课应该学写“长、比”两个生字,而不是把写字放到第课时去完成,这样能够分散写字的难度,孩子们能更加简单地把字记牢、写好。

改:1.应该将“一问一答”和“三问三答”这两种形式进行对比,让学生从中思考为什么作者要用三问三答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它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2.尽量将虚拟情境创设成现实情境,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有切实的体会,可设置三个评委席,思考:动物的尾巴怎么比?比什么?从而进行不断地追问。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