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1 场景歌
【教学目标】
1.认识“帆、艘”等10个生字,会写“处、园”等10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量词的不同表达。
3.能仿照课文,用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重点】
1.认识“帆、艘”等10个生字,会写“处、园”等10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量词的不同表达。
【教学难点】
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说出数量词,并利用数量词说出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出示任务
(一)情境导入
1.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学习小伙伴。美丽的大自然处处都有好风光,快和我一起走进第二单元去了解大自然的美好吧!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场景歌》,开始踏上大自然的旅途吧。(板书课题:场景歌)学生齐读课题。解题:“场景”的意思就是由一些景物组成的场面、情景。
2.初读课文,读准生字。
(1)同学们,我们的旅游马上要开始了!我们要去哪些地方呢?听老师来范读课文,注意“一”在不同的词语里,音调会发生变化,听的时候要注意听它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一”的变调,借助儿歌的拼音把生字读正确。
(3)读儿歌,说一说儿歌出现了哪几幅场景。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在课件中出示相关场景。(海边、山村、公园、校园)
(二)出示任务:给“一”找好朋友
同学们,和朋友一起玩耍是很开心的事情。这节课,我们要帮“一”找找它的好朋友。在找朋友之前,我们还需要给他准备一份见面礼。
1. 字词大礼包-词语我会认
(1)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行试读本课生字,教师指名读。
(2)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点拨:“艘、翠”是平舌音。
(3)小老师领读。
2.字词大礼包-生字我会写
(1)指导书写生字“处”。
提示书写要点:半包围结构,第二笔撇捺的折点在竖中线上,捺从横中线起笔;第一笔横撇和第三笔捺不相交;“卜”的竖起笔比第一笔的撇略高一点,点收笔在横中线上。
(2)指导学习生字“园”。
①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强调这是一个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
②字形字义辨析、组词;“园”与“圆”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预设:结构相同,都是全包围结构;读音相同,都是整体认读音节。“口”里面的字不同,意思不同;公园 圆形。
③指导书写:带方框的字,方框不要写得太大;“元”的第二横在横中线上侧,竖弯钩的竖在竖中线右侧。
(3)学生描红一个,练写一个,同桌互评。
二、给“一”找朋友
(一)海边找朋友:学习第1小节
1.导入:现在,让我们快乐出发!我们先去海边看看,齐读第一小节,说说这一场景中有哪些景物。
根据学生的描述,相机在课件中出示“一只海鸥、一条帆船、一艘军舰、一处港湾”的文字及图片。(板书:海鸥、帆船、军舰、港湾)
2.对港湾进行解释。港湾:具有天然掩护或人工措施,可以停泊船只的江湾或海湾。
3.比较“艘”和“舰”,你有什么发现?
都带有舟字旁,带“舟”的字都和船有关。
4.对“帆”和“舰”两个生字进行解释。“帆”指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利用风力使船前进;“舰”指军用大型船只。如航空母舰、驱逐舰、舰艇、军舰等。
5.思考:“艘”和“条”调换一下,“一条军舰、一艘帆船”可以吗?
①点拨:“艘”用于较大的船只,“条”用于较小的船只。
②小结:虽然都是形容船只,但不能混用,因此我们要根据事物的特点恰当运用量词。
6.小结并指导朗读第1小节。
蔚蓝的大海上,一条彩色的小帆船在漂游着,一只雪白的海鸥从海面飞过。海岸边,一艘威武的大军舰静静地停泊在港湾里。多美的海边景色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第一小节。
(二)乡村找朋友:学习第2小节
1.导入:去过海边,接下来我们去乡村看看。齐读第二小节,说说其中写到的景物。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片花园。(板书:鱼塘、稻田、垂柳、花园)
2.引导学生认识事物。
(1)引导学生理解“一方鱼塘”:读一读,想一想,生活中我们还可以说“一方”什么?“一方”有时形容方形的物品,如“一方砚台、一方手帕”;有时也可指土地,如“一方水土”。
(2)引导学生理解“一行垂柳”,有时候,同一种事物,我们还可以用不同的量词,例如“一行垂柳”还可以说成“一( )垂柳”?
3.指导朗读第2小节:多么美丽的乡间风光,让我们想象画面,再来读一读这一小节。
(三)公园找朋友:学习第3小节
1.导入第三小节:(出示公园图片)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我们去公园看看吧。
2.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认识事物。
出示翠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点拨:“丛”指聚集生长在一起的草木。(教师相机板书:小溪、石桥、翠竹、飞鸟)
3.指导朗读第3小节:一座石桥横跨小溪,溪水哗啦啦地唱着歌,歌声引来了一群的快乐飞鸟。多美的画面啊!让我们读一读这一小节。
(四)校园找朋友:学习第四小节
1.请同学们读一读第4小节,说说这一小节写到了哪些事物?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出示“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及对应的图片。(教师相机板书:队旗、铜号、红领巾、欢笑)
2.引导学生思考:“队”在第四小节出现了两次,意思一样吗?
点拨:一面队旗的“队”指的是少先队;一队“红领巾”的“队”是量词,用于成队的人或事物。
三、总结归纳、课文小结
小朋友,四个场景我们都去过了,现在,大家来回忆一下吧!
我们先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看到了一( )海鸥,一( )帆船,一( )军舰,一( )港湾。我们又来到了乡村田间,看到了一( )鱼塘,一( )稻田,一( )垂柳,一( )花园。路上还碰到了一( )“红领巾”,他们拿着一( )铜号,举着一( )队旗,洒下一( )欢声笑语。
课文小结:本文运用了一系列的数量词为我们介绍了四组风景图:大海风景图、山村田园风光图、公园景色图和少先队员活动图,这些图使我们感受到了美好的生活。
四、课外交朋友
我们已经交了“一”这个朋友,你们想交更多的朋友吗?现在就让我们去寻找课外的朋友吧。跟着老师来看一张图画,仿照课文,说说上面有些什么。
出示图片,画面中有池塘、荷叶、青蛙、鲤鱼。学生仿照儿歌的形式描绘画面。
预设:一只青蛙,一方池塘,两片荷叶,一条小鱼。
五、作业布置
1.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本插图说内容。
2.选一张你喜欢的照片或图画,仿照课文,说说上面有些什么。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