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资源库

《守株待兔》

     2024年04月18日 16:04     孙敏娜      打印   [字号: ]    

5. 《守株待兔》

年级语文A  孙敏娜

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寓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统编教材选入的第二篇文言文形式的寓言,篇幅短小,以陈述性语句交代了宋人守株待兔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内容朴实易懂,语言精练而耐人寻味,事件虽小但蕴含深刻道理,给人以警醒。由该篇改编的现代白话文故事,很多学生都听过读过。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完整有条理地讲故事、说出其中的道理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自觉把故事和生活中的人和事相联系,更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学设想

本设计首先聚焦语言本体学习。学习结合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生活实际领悟寓意,获取阅读寓言故事的一般方法,由此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和信心。接着整合课后阅读链接和语文园地日积月累板块进行群文阅读,链接阅读快乐读书吧《中国古代寓言》一书,扩大学生的阅读半径,通过单篇-群文-整本书三位一体的阅读带动学生进行寓言系列阅读

教学目标:

1. 梳理故事情节,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 感知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出故事寓意,联系生活感悟寓意。

4.迁移运用寓言学习方法进行单元群文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方法:目标活动驱动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课前演讲:感谢杨城衔同学精彩的故事分享,将我们带入了趣味横生的寓言故事中。谁能评价一下杨城衔同学的演讲。杨城衔同学声情并茂,让这幅静态的画面变成了动态的故事,使我们身临其境。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 《守株待兔》

任务一:分析故事  习得方法

活动一 复习课文,梳理故事

1.请大家齐声诵读课文,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课文内容。(看来大家节奏把握地很好,读的很有韵味。)

2.那么结合我们上节课所学,谁来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板贴)

3.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起因: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经过: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结果: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板贴)

(同学们真棒,看来都已经初步读懂了故事。板贴(读故事)

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去往古时候的宋国,一起去看看守株待兔的农夫。板贴(入情境)

活动二  抓人物行为,读懂故事(入情境)

1.“兔子折颈而死”后,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农夫?他会想些什么呢?

(你的想象非常丰富,语言表达也很有画面感,如果声音再洪亮点会更好。)

2. 于是他“释其耒而守株”,他是怎样守株待兔的呢?

 (可能白天等,晚上等,烈日炎炎等、冰天雪地等)

活动三  联结生活  理解寓意

多么认真,如此辛苦的农夫怎么会被宋国人笑话呢?人们笑他什么呢?

1.请同桌讨论讨论,一会儿交流。


看来大家都能从农夫可笑的行为中悟到了道理。(板贴(明道理)老师把大家的所得总结成了这几句话,集体读一读。(板贴:道理  忌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要脚踏实地,勤劳耕耘。)

活动四   寓言之镜  照进生活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请同学们以“守株待兔”为镜照一照自己或生活中的人和事,畅所欲言自己想到的。

板贴(想生活)

(看来同学们对生活的关注十分到位,所以在学习寓言的时候,当我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也要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读故事、入情境、明道理、想生活就是四把打开寓言故事大门的钥匙,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开启下一篇故事的大门吧!)

任务二:链接阅读  迁移运用

1. 请大家先自己默读阅读链接中的《南辕北辙》,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 4人一小组,按(乘车人、他的朋友,马、车夫)分好角色,记住自己的语言和动作,先在组内演一演。

3.思考:“乘车人错在了哪里?”

4.谁能联系生活说一说?

 (看来同学们已经熟练掌握学习寓言的方法了,那么请大家来看看我们这个单元的日积月累,这里中还有很多的寓言故事。)

任务三: 整本书阅读,日积月累

1.用所学方法自选一则寓言故事阅读。

(请大家选一个故事,在《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中迅速找到它,继续用我们读寓言的方法自由学习,随后请同学们给大家讲讲你选的这个故事,注意不要忘了寓意,如果再能举个生活中的实例那会更精彩。)

2.交流分享故事。

真是小故事,大道理。同学们分享的都很精彩。

3.补充历史知识,明白寓言的劝诫作用。

寓言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审视自己,反思生活,其实它最早是劝诫他人的法宝。(视频)

据《战国策.魏策四》载,战国时,魏国安厘王想要出兵攻打赵国首都邯郸。臣子季梁得知了这个消息,立即从旅途中折返,想回去劝阻。一回到魏国,季梁顾不得衣服的脏乱和满身的尘埃,便匆匆忙忙地赶去见安厘王,告诉他说:我在路上遇到一个人,他要去楚国,却驾车往北方走。我问他说你要去南方的楚国,怎么会往北方走呢?他回答说他有很快的马、很多的旅费、很好的马夫,所以绝对可以到达目的地。但实际上因为他是往相反的方向走,马愈快、旅费愈多、马夫愈好,反而使他离楚国愈远。今天大王您想成就霸王之业,取信于天下诸侯,依仗着强大的军力去攻打赵国,想藉此扩充领地,提高声望,其实这样的举动愈多,愈失信于天下,离成就霸王事业的心愿也就愈远,这不正如想到楚国却往北方走一样,永远达不到目的!

季梁是不是非常智慧?

大家在读《中国古代寓言》中的故事后也可以搜集资料,了解了解这些故事背后的故事。这是老师再赠大家读寓言的第五把钥匙:板贴(知出处)

4.课堂小结,增强文化自信心。

请同学们再看看这些故事的名字,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成语)

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这些经典的寓言故事已经凝练成了成语。成语这是我们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全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是中华民族语言艺术的精华和文化的瑰宝。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现象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这些成语来表达我们的意思,还可以用这些故事来劝诫身边的人。

作业

1.用我们今天所学的方法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整本书。

2.在课外阅读中继续积累寓言类成语。


  • 附件【教学设计.docx】已下载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