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资源库

《彩墨游戏》教学设计

     2023年04月07日 11:01     王瑞霞      打印   [字号: ]    

《彩墨游戏》教学设计

王瑞霞

一、教材分析

课标指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指学生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学习。《彩墨游戏》是美版美术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十三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也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系列学习内容。课标指出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学习,更重要是培养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涵养学生人文精神。纵观全套教材,关于中国画的学习内容由浅到深通过系列学习,增进学生对中国画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本课在国画课中是学生动手实践的第一课,内容以学生感受墨色浓淡,体验笔墨趣味为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旨在美术活动中利用美术的造型表现形式感受笔墨的造型魅力,体验水墨画的魅力感受水墨画“追求神似,注重意境”的艺术特点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而且思维活泼,对新的事物有极大地兴趣,学生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水墨国画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但是从未尝试过用笔墨造型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握毛笔所以教学中以趣味体验为主。新课标强调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强化学生主体,所有我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和教学观,采用支架式教学为学生提供外部的支持将知识、学习与情境化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学生的体验感受为主让学生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把其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感受“笔墨”之美,了解“水墨画”的以墨线造型的特点,大胆表现,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用毛笔在宣纸上进行水墨游戏的活动,体验墨法(焦、浓、重、淡、轻)的特点,创作有创意的作品,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热爱

2.通过观察、体验创作感受水墨画的笔墨趣味,能运用美术语言与同学交流分享,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3.收拾、整理工具和材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提升学生创意实践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美术思维的能力;

4.激发学习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美术热情,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毛笔在宣纸上进行水墨游戏的活动,体验墨法(焦、浓、重、淡、清)、干湿、轻重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

教学难点:墨与色创造性的多层次的表达。

四、教学方法

教法:谈话引导、精彩示范

学法:观察分析、探究、体验发现、欣赏评价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毛笔、墨、宣纸、颜料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引发思考

1.同学们,你见过一滴墨在水中嬉戏的场景么?我们来欣赏一滴神奇的墨。

2.你在视频中看到墨变成了什么?

3.师小结:墨在水中舒展开身姿,化身万千今天我们来学习彩墨游戏。

4.板书课题《彩墨游戏》


1.课前通过校园网观看制墨的视频;

2.交流分享关于墨的相关知识;

3.学生欣赏动画感受墨的奇妙变化,说说自己的认识。


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了解墨的相关知识,并对墨产生兴趣。利用微视频(一滴墨)导课,调动学生感官体验和思维判断激发兴趣,并引发思考。




启发引导探索交流


1.墨是我们中国人书写、绘画必不可少的材料。老师刚才就用墨书写了课题,那么墨只是黑漆漆一团?

2.出示绘画作品说说你看到的墨色有什么变化?

3.你们找到了墨的浓淡变化墨,这就是墨的五彩,焦、浓、重、淡、清

4.怎样来画出墨的五彩呢?谁来大胆地说说自己的猜想?

5.师小结:水墨水墨,谁也离不开。有了方向,我们一起探究一下

教师示范,强调如何用笔蘸墨,并提出行为要求静、净

6.作品欣赏:仔细观察大师作品中的墨色变化,在吴冠中先生的作品中,墨有了哪些变化?色彩又有什么特点?

7.师小结:吴冠中先生作品中点、线、面巧妙贯穿与融合,高山大河,屋舍田地,树木山川,都体现在在灵动的线条,明快的色块中,作品富有趣味和气韵美。

1.学生观察图片

发现墨的变化,说说它们的不同。


2. 生观察找出深浅不一的墨块。

3. 生观察墨色变化,探索墨色变化的方法



4. 学生自主探究,在宣纸上大胆尝试画出墨的五彩

5.个别学生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6.学生自主观察分析,探究墨法的变化和色彩特点。

7.学生观察分析吴冠中作品中点、线、面的美。


教学中以核心素养为指向,以问题解决为出发点,初步体验,到探究方法,再到创意实践,将启发引导、探索交流环节进行了有梯度的分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索中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通过针对性地欣赏、分析大师作品,感受笔墨的趣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能力。



自由创作

巡视指导


1.接下来就是你们的彩游戏时间了,同学大胆的利用点、线、面语言,画一幅有墨色浓淡变化的彩墨作品吧!创作要求:构图要饱满,注意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

2.教师创意添加

3.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及时鼓励学生新颖的想法。




1.学生进行自由创作。

1)用深浅不一的墨色画线(3分钟);

2)大胆联想添加色彩。



美术教学走向以做中学、用中学为导向的能力培养模式。通过师生的交互式合作让创作变得简单有趣,这样多角度的体验实践达到学生笔墨经验累积和知识的建构培养孩子的美术思维能力。


展示评价

共同交流

1. 展示作品。

2. 评价作品:谁的彩墨有变化?谁的作品最有趣味?整幅作品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2、总结:老师看到了同学们眼中美好的生活,壮丽的山河,这就是我们的中国,这就是能表现中国人几千年风骨和气韵的中国画。

1.学生欣赏其他同学作品

2.学生评价作品


通过长卷式的展览,让学生真正观之有物、言之有理使学生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又一次激发了学习的热情,提升了美术学习过程中的文化素养。

拓展延伸


1. 同学们,习爷爷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让我们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习,学习和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课后请登录校园网观赏水墨动画片《山水情》,在留言区写下精彩的评论

学生通过视频了解水墨画的多种呈现方式。

通过课后拓展,欣赏优秀水墨作品,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并引发学生对国画学习的长久的兴趣。



作业设计


观赏水墨动画片《山水情》写下精彩的评论


观赏水墨动画片《山水情》写下自己的感受

通过作业的设置,进行传统文化的拓展延伸,增强文化自信。


板书设计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