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主页备份

【品味阅读】书山有路|阅读一本新书的N种方式

     2023年04月06日 11:40           打印   [字号: ]    

【品味阅读】书山有路|阅读一本新书的N种方式







陕西省教学能手

杨勇思维空间成员

真味语文课程以“真”为始引领学生自然成长,以“味”为终呈现生命滋润过程,由趣味汉字、品味悦读、本位表达和滋味体验四大版块构成。

品味悦读坚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的原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与多样的阅读方式,激发其阅读兴趣,掌握阅读策略,分享阅读感悟,享受阅读乐趣,提升阅读品味。让书香浸润学生童年,用阅读书写学生精神发育史,为学生终身阅读、终身学习奠基。栏目总负责人赵艺琳。下设三味书屋、书山有路、读者心苑三个子栏目,成员分别为胡亚青、纪艳艳、孙敏娜、谢剑栾。





小学生的阅读,是人生阅读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将一张白纸添上最新最美的图画的良机,但也极易被不慎的笔墨涂损。小学生阅读的启蒙性及系列性,主要是从识字、词到句、段、篇。无论是语言形式还是思想内容,都须循序渐进,才有利于掌握系统知识。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欠缺生活经验,更不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所以小学生的阅读需要精心且具体地培养和指导。

一本新书,有哪些阅读方法?首先请听河北唐山华宗岩的故事。

首先,师生合作,深情朗读了董卿《朗读者》首期“遇见”的经典开场白,引出“读书,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引出新书。

接下来,华老师先概括介绍阅读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初见新书,各种问;各种问包括“四问”:

问书的样子,即观察封面、封底、环衬、前后勒口。

问书的父母,即作者、绘者、译者。

问书的故事,这是最难的,根据书名、目录、插图和封底想象一本书主要的故事情节。

问出版信息。可以了解书籍字数和出版时间,资深读者是关注译者和出版社的,保证书的高品质。

第一遍读,各种记;即勾画重点词句和记录感想、疑问、评论、联想。通过“片段分析”举例子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内化方法。

反复品读,各种写。针对故事情节写情节绳、情节环、情节梯、情节地图、鱼骨图等。针对人物写人物关系图、人物名片、身份证等。针对全书仿写故事,是最有挑战但也最有收获的。

最后,华老师与学生生合作朗读台湾诗人七星潭的《一点点》,然后再配乐朗读华老师仿写的《一点点》:一点点读书,一点点思考,一点点记录,一点点收获,一点点成长,一点点变成更美的自己。

01小学生主要读书方法

三读法

浏览性的泛读。

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通过“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探求性的速读。

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快速阅读的奥秘在于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掌握快速阅读的孩子每分钟能读200多个字,未受训练的每分钟只能读八九十字。

品味性的精读。

对名篇名著和其它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02“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

圈点勾画

即用相关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如用“____”“?”“——”符号分别标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偏差错误等。

作批注

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

作卡片

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

进行再创作

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改写又包括改人称、改写法、改体裁等。

以上“动笔墨”的方法,要根据学生年级不同,在要求上体现差异。低年级主要是圈点勾画、作摘记、做卡片;中年级编提纲、作批注;高年级写体会、再创作。

03 8个创意读书游戏

我就是主角

读完了一本书之后,问问孩子,喜欢不喜欢故事的主角?如果孩子说喜欢,那么,来吧,这次就把故事主角的名字变成孩子的名字。还可以把孩子的玩具、朋友等等的名字都加到故事里面。于是,一部以孩子为主角的故事大戏就上演了。

父母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啦,只要碰上故事主角,都要读成孩子的名字。孩子就很自然地走进了故事,成为主人公,去故事世界中体验一把。

另外,请记住,读完之后,一定要问问孩子,感觉如何?喜欢这样读吗?

邀请故事的主角来赴宴

这个想法很新奇吧。

读完了一本故事,比如《好饿好饿的毛毛虫》这本书之后,想想如果我们邀请毛毛虫到我们家来赴宴,该写一张怎样的邀请信呢?

亲爱的毛毛虫先生:

您吃饱了吗?我为您准备了很多很多好吃的东西,有……我特意邀请您到我家里来吃一顿饭。吃饭之前(后),我们还可以……如果您能参加……

怎么样,读完一本书,和孩子一起写一张邀请函,不能干巴巴的,要图文并茂才好。

给故事画一张故事发生的时间表

就像我们学历史,会画一条历史发展的时间线一样。一本故事书读完了,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来画一张故事发生、发展、结束的时间线。

比如,读了《三只小猪的故事》,就可以以时间线的形式画出:三只小猪开始是怎么回事,然后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然后,再然后……

把这条故事线弄清楚,对孩子很有帮助的。因为这个故事是以画为主,配合一些口语表达,孩子会很投入,很喜欢的。

提醒一下家长,孩子画的不好没关系, 只要将前后顺序搞清楚就达到这个活动的目的了。长期坚持下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也会得到很好的开发。

我是小记者

和孩子一起读完了一本书,父母和孩子可以轮流扮演故事主角和记者,让记者来采访故事主角。

如果孩子是记者,就需要想出5个和故事主角相关的问题来提问。

如果父母是记者,正好将故事中的一些情节,如何发生、发展的,作为采访的问题,来问孩子。

这样一来一去地问答,故事就以另外一种形式,过了一遍,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大脑,又让孩子进行了一次主动的思考。

举个例子,读了《三只小猪的故事》后,父母扮成大灰狼, 孩子来采访:

大灰狼先生, 您是怎么认识三只小猪的?请问您为什么总是跟着这三只小猪呢?请问,您从烟囱里面出来后,后来去了哪里?等等,是不是非常好玩有趣?

给故事画一张地图

一些简单的故事绘本,简单的故事情节, 也可以来一张简单的地图的。

读完一本书,让孩子根据故事情节, 画一张故事发生地的地图。

如果故事发生在室内,就画一张室内的平面图,如果故事发生的地方很多,就可以让孩子画一张大地图。

想想,不是有人根据《红楼梦》书中的描绘,建造出了大观园吗?

和孩子一起动手画一张,别忘了涂上颜色。

故事的前传和后传

读了某本故事之后想想,在这个故事发生之前,会发生过什么故事呢?

同样的,读过之后,也可以想想,这个故事之后,又会发生什么呢?

比如,读了《三只小猪的故事》,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本领是跟谁学的呢?这里面会有什么故事呢?之后三只小猪在他们的砖房子里面能快乐地过一辈子吗,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那只大灰狼会善罢甘休吗?

换一个角度读故事

三只小猪和大灰狼的故事,基本是站在三只小猪的立场,来描绘这个故事的。

如果站在大灰狼的角度,故事将会如何不同呢?那么,就以大灰狼为主角,从他的角度来说说故事是怎么回事吧。

这样一来,这个故事就有了好几个版本。

给故事书设计封面和插画

如果故事本身就是绘本,这个项目实施起来就比较困难。如果是文字比较多的章节书, 就可以来做这个项目了。

根据书的故事内容,给书籍画几幅插图设计一个封面和封底,并在封底写一个书籍的故事梗概。

这样的活动不用多,孩子只要做过一个,他们将来看书的时候,会很注意其他书籍的封面和封底设计的。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