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跷板》教学设计
关聪
【学情分析】
比轻重的内容是在学生有了比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已经有了比较物体属性的经验,本课通过“跷跷板”的情境引入,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中主动进入学习,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感知轻重,从而探索出比轻重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经历物体两两间的轻重比较过程,初步学习三个物体最轻与最重的比较;
2.结合生活经验,在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中,进一步体验两个物体之间的轻重比较,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
3.通过中介物质和等量代换,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4.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比一比的过程,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教学难点:
通过等量代换,思考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感知轻重
(一)情境引入
师:小老虎、小狮子、小豹子三位客人邀请打击一起玩耍。三位客人打招呼。
设计意图:用小动物打招呼的情境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看一看,初步感知轻重的概念
师:小老虎最喜欢玩跷跷板,你瞧,它正在玩,请你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你是怎么看的?
生:狮子比老虎重,因为狮子这边压下去了。
师: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好孩子!在生活中我们知道,跷跷板上重的一端会压下去。谁想再来说一说狮子和老虎谁比谁重?
生:狮子比老虎重。
师:我们说狮子比老虎重,反过来也可以说,老虎比狮子轻。(板书:××比××重,××比××轻)。通过看最爱玩的跷跷板,我们比较出了狮子和老虎的轻重。过了一会儿,豹子也加入了他们的游戏。这回你发现了什么?
生:老虎比豹子重,豹子比老虎轻。
师:谁还会说?
生:老虎比豹子重,豹子比老虎轻。
师:那狮子、老虎和豹子,谁最轻,谁最重?你是怎么想的?
生:狮子比老虎重,老虎又比豹子重。所以狮子最重,豹子最轻。
师:谁听懂了能再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从两种物体的比较到三种物品的比较,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二、实践操作,发展认知
(一)掂一掂,亲身感受轻重
师:玩完了跷跷板,到了数学课堂时间,小动物邀请你和他们一起。正好数学老师发来要做好课前准备的语音,数学书和练习本,谁轻谁重?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可以这样,一只手拿数学书,一只手拿练习本,掂一掂。数学书比练习本重。(学生示范)
师:请你也像他来掂一掂,先来看要求。
1.先自己掂一掂感受轻重;
2.掂完说说结果(谁比谁重,谁比谁轻)。给学生时间掂一掂,完成后请学生说说结果。
生:数学书比练习本重。
师:看来我们还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来比较轻重。
设计意图:选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的东西,引导学生先动脑思考,再动手掂一掂,获得对轻重的感性认识。
(二)称一称,积累活动经验
师:上完数学课,贪吃的小豹子邀请你品尝水果,看看他带来了什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水果)一个苹果,一个梨,观察一下,他们有什么特点?
生:一样大。
师:那你猜猜谁重谁轻?
生:一样重。
师:掂一掂呢?
生:苹果比梨重;梨比苹果重;一样重。
师:看来用掂一掂的方法已经不能比出他们的轻重了,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用天平称。
师:老师请来了比较轻重的工具——天平。先来了解一下天平怎样比轻重。(播放小视频)
师:让我们也来一起称一称。先把天平放在平平的平面上,再让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看看天平发生了什么变化?说说比的结果吧。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的身体,能不能制作一个简易天平。
师生共同用手做托盘,师描述生做出变化,感受天平如何比轻重。
师:在比较轻重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看一看,还可以掂一掂,掂不出来的时候,还可以称一称。(板书:称)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天平的特点,你看,天平上还放着别的水果,请你比一比。讲解课后第一题。(趁热打铁,及时联系,突破两边平衡时如何比较物体的轻重的难点。)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比较质量相近的水果的轻重时感觉到:差不多重的物体用手掂一掂很难分辨出谁轻谁重,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借助工具比较轻重的必要性。
(三)圈一圈,深层感知
师:吃完水果,三位客人来到了操场上玩球,你能比比这两种球吗?
生1:排球大,所以更重。
生2:不对,实心球更重。
师:有什么好办法?掂一掂(请多生掂并谈感受)
师:真奇怪,小的反而重,大的反而轻。那我们在比较轻重的时候,你有没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的?
生:大的东西不一定就重,我们要仔细判断。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亲眼所见,了解了物体的轻重与大小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大的物体不一定就重,小的物体不一定就轻。
师:对,不能只看大小来比较轻重。现在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圈一圈。
生:篮球比铅球大,篮球比铅球轻,因为天平上铅球这边压下去了。
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比轻重的好办法,还知道要注意的大的物体不一定能重。现在狮子邀请你去完成智慧大闯关。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知
1.课本P23第2题
师:请看第2题,最轻的画“√”,最重的画“○”。请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谁最轻,谁最重,为什么?
生:因为白菜比萝卜重,萝卜比茄子重。所以白菜最重,茄子最轻。
师:讲得真清楚(强调符号的准确性)
3.课本P23第3题
师:好了头抬起来看黑板。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1只大鸭子和3只小鸭子一样重。
师:现在,哪边重?为什么(学生用身体天平演示变化)
生:左边重,因为1只大鸭子和3只小鸭子一样重,现在右边少了1只小鸭子。
师:这次呢?想一想你是怎么比较的?
生:还是左边重,因为1只大鸭子和3只小鸭子一样重,现在左边多了1只小鸭子。
4.课本P23第4题
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师:水里的小动物也想请你帮他们比比轻重。请你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说一说
生:1只螃蟹和2条鱼一样重,所以1只螃蟹比1条鱼重。1只螃蟹又和4只虾一样重,所以1只螃蟹比1只虾重。并且2条鱼和4只虾一样重,所以1条鱼比1只虾重。所以螃蟹比鱼重,鱼比虾重。所以螃蟹最重,虾最轻。
师:回顾引导并总结,所以其实当我们看到天平是平衡的,谁的数量最少,谁就重;谁的数量多,谁就轻,因为它要好多个才能和别人一样重,它就很轻了。
四、回顾总结。
师: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了比较轻重。知道了大的物体不一定重。
师:同学们的收获都很大,回家后可以继续再比比其他物体的轻重。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