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晓德育
首页 >> 思晓德育 >> 实践树能 >> 正文

行走的课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研学

     2023年04月04日 17:52           打印   [字号: ]    

                                                                   沟通 互助 共育 成长

2022 -2023第二学期

家校共育“社会实践或研学活动”

行走的课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研学)活动方案

                              中队  班主任:郑明珠

一、活动名称: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研学 增强文化自信研学活动

二、活动背景:

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与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学2020级7中队开展了“行走的课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研学”活动。

特邀嘉宾:

余隋怀,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陕西省教学名师,光华基金贡献奖银奖获得者。承担了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九号等国家载人航天领域重大工程的工业设计任务,航海方面承担了某型号载人深潜器的舱内布局和人机设计任务,航空领域某型号战斗机驾驶舱人机工效分析以及大型运输机工装平台的工业设计任务,一位因传统文化"走红"的工科教授从理工科全新的视角、科学的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剖析、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尘封的历史鲜活起来,与当代人的心灵产生共鸣。

三、活动目的:

1.博物馆是储存人类文明精华的场所,带孩子去博物馆,可以让孩子了解历史,能够真正的“触摸”和“感受”到历史,用实物传递知识,激发孩子对历史的兴趣,增强文化自豪感,引发孩子思考,创新,全方位开发孩子视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现场教学引导,孩子们与穿越千年的中华瑰宝面对面,了解其前世今生,用耳朵去聆听、用眼睛去观察,亲身感知,沉浸式体验触摸历史。

3.加强家校联系,增进家校间的彼此交流。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

活动时间:2023年2月26

活动地点: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活动策划者:三(7)班家委会

活动参与人:三(7)中队及家长

五、活动准备

1.在活动开始前,做好详实的活动方案和安全预案,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安全措施。

2.出发前以组为单位在目的地整队集合,安全员家长保障本组学生安全

3.强调参观中的纪律,安排五名安全员家长及两摄影家长一名医疗辅助家长全过程保障此次活动顺利开展

六、活动内容

1.在余隋怀教授的带领下参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了解远古、周秦汉唐文化

2.竹简上写秦小篆

3.学习总结,答题,评比最佳个人和最佳团队。

七、活动后期准备:

1.活动结束后,一名家长整理相关资料照片和视频。

2.安排专人在活动完成后制作一篇宣传美篇一篇公众号,并进行宣传。

3.总结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八、活动意义:

文物,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镌刻着中华文化的深沉记忆,

 蕴藏着中华民族的灵魂密码,

 这些陈列在博物馆里形形色色的文物,每一个都镌刻着时光的故事,用心感受文物的温度,了解文化与历史的故事,它就是最忠实的诉说者。

 走进博物馆,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激发孩子们自主探究历史故事,热爱历史!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孩子们的学习不仅限于书本上,更在于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和参观展览活动中。开展学生第三课堂,是学生开拓眼界的有效措施。

知来处,明去处。本次参观活动的开展,孩子们从中汲取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古诗词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为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奠定了基础。

 

 

 

 

 

2022 -2023第二学期

家校共育“社会实践或研学活动”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研学 增强文化自信”研学活动安全预案

                             中队  班主任:郑明珠

一、安全教育: 

1.排队行走安全:一切行动听从老师的指挥,紧跟队伍,不掉队,在队伍中行走不喧哗,不拥挤。

2.上下车安全:上下车不拥挤,不推攘,有序排队上下车。

3.车内安全:不把头和手伸出窗外,不大声喧哗,不勾肩搭背,要抓住扶手。

4.游玩安全: 不去水边玩耍,不攀爬,不做危险游戏。在老师视线范围内活动,不得随意离开,有事离队要向老师请假并结伴而行。

6.回家安全:要等待来接的家长,不得自行回家。回家之后要进行休息,不进行危险的活动。

二、文明教育:

1.在来回路途中注意交通文明,不乱穿马路,走人行道和斑马线。

2.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卫生文明:不乱丢废弃物,扔在自己带的塑料袋里,离开休息地,要搞好卫生。

3.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语言文明:不讲脏话,不大声喧哗。

4.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行为文明:不追跑打闹、不损坏公共财物,在参观过程中做到安静、有序。

 

 

2022 -2023第二学期

家校共育“社会实践或研学活动”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研学 增强文化自信”研学总结                              

行走的课堂——感受陕西历史博物馆里的周秦汉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古都西安

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众多的文化名胜古迹

人们都说

走进西安,就像走进了中国历史的博物馆

   2月26日,西安航天四小2020级7班的未来星们,就一起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以专属的视角近距离感受华夏文明,半日之内看尽陕西几千年历史。

 

   今天带领孩子们一起触摸历史的是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余隋怀教授,他是一位因传统文化"走红"的工科教授,余教授从理工科全新的视角、科学的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剖析、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尘封的历史鲜活起来,与当代人的心灵产生共鸣。

 

   余教授提前为大家准备了电子版讲解配套资料,并叮嘱孩子们一定要认真做好笔记,参观结束还会有相应的小测验。进入博物馆大门,余教授首先以张锦秋先生主持设计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群开始了今天的讲解,他从“前庭后院”、“中轴对称”等传统建筑格局切入,解读了其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

 

   在今天的参观计划里,余教授将引导大家参观《陕西古代文明》展厅,一起感受周秦汉唐历史魅力。在进入展厅前的大厅里,“顺陵走狮”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余教授特意进行了讲解:该石刻位于武则天之母杨氏的顺陵内,形体巨大、步态生动,在国内外雕塑界广有赞誉。         

    仰韶文化也被称之为彩陶文化,人面鱼纹盆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器型简约精美,据说当时是作为葬具来使用的。盆内壁用黑色彩绘画出对称的人面鱼纹,比较奇特。

 

         新石器时代文物:人面鱼纹盆

  在这里,余教授让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人面鱼纹盆为什么会出现人面与鱼融合的图案;判断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的标志又是什么?

  参观研学期间,孩子们还亲手在竹简上用小篆写下和“秦”相关的成语。秦皇汉武、焚书坑儒、朝秦暮楚……查阅资料的同时也进一步增长了知识。竹简背后,余教授也写上了对孩子们的祝福。

 

 

 

从左至右:秦皇汉武 三户亡秦 秦晋之好 焚书坑儒 朝秦暮楚

 

  最后,经过对同学们参观知识的考察和梳理,余教授评选出了优秀个人和优秀小组并颁发奖品。

 

优秀个人:简诗芸同学

 

                               优秀小组

   从早上十点到下午四点半,孩子们跟随余教授一天的研学,虽有些辛苦,但收获满满,从文物历史背景到设计理念再到文化自信创新路,学到了很多书本之外的知识!期待下次行走的课堂,孩子们能继续在行走中感悟、成长!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