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节为北师大版第四单元第一节内容,主要是通过“整理房间”的活动,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物品进行分类,感受分类需要一定的标准,体会到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教材通过笑笑和淘气房间内物品的摆放情况,由对一个物品摆放整齐的房间和一个物品摆放不整齐的房间的比较,引导学生体会分类整理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学情分析:
学生入学前已对日常生活中的分类有了初步的认识,而这些事物同时又是学生十分熟悉和感兴趣的。在教学中,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经验会对本节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学生对“分类”的概念和标准比较模糊,有一定的难度,有的学生虽然学会了分类,但讲不清楚,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的口头表达。
教学目标:
1. 在观察、比较、交流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 能按一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整理分类,初步体会对物品进行分类的过程就是寻找事物共同属性的过程。
3. 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及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经历分类的过程,体会分类整理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孩子们,你们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吗?学校为了迎接国庆节,举行了“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瞧,笑笑和淘气在评选中不分上下,他们在学校表现都非常的优秀,这可难到老师们了,怎么办呢?
2.出示主题图,问:你有什么感受?你更喜欢谁整理的房间?你觉得谁会成为“美德少年”,淘气也想做“美德少年”,他就需要?(整理房间——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抓住学生争先创优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迎国庆节评选“美德少年”引入,在观察房间中比较发现分类的重要性,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体验发现
活动一:观察笑笑的房间
1. 师:既然大家都夸笑笑房间整理的好,那我们看看笑笑的房间的物品是如何摆放的?
2. 引导发现:
同一类物品都有相同的特点,玩具类——可以玩,服装类——可以穿,书本类——可以学习。
活动二:整理淘气的房间
1. 师:看了笑笑的房间,你能给淘气提点建议吗?
2. 动手操作分一分
(1)同桌两人合作,拿出的学具一边讨论一边整理,比一比哪个组整理的又快又好。
(2)交流汇报。
3.明确分类概念:像这样把同类物品整理在一起的活动,就是对物品进行分类。
4.对比整理前后的房间,引导说出分类后的好处。
分类整理好的房间不仅整洁,而且方便,无论找什么物品,都可以立即找到。
活动三:找找生活中的分类
想一想,我们的身边、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分类现象呢?
例如:图书分类、超市物品分类、垃圾分类、厨房物品分类、快递分拣等。
设计意图: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三个活动,采用同桌合作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整理房间的实践活动,给足学生操作、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学生不仅经历了知识的产生过程,而且会对知识理解更深,也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激趣闯关,巩固练习
第一关:圈出蔬菜。
第二关:把会飞的动物圈起来。
设计意图:抓住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依托“美德少年”设计闯关活动,在激发兴趣中巩固练习,内化知识。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寄语:孩子们,马上就是国庆节了,老师希望你们用今天学到的数学知识,整理自己的书包、房间,也和笑笑一样争做“四小美德少年”,以整洁、美观的精神面貌来迎接国庆节的到来,好吗?
设计意图:谈自己的收获,回顾本课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课后实践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数学。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