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第七单元 年、月、日 单元导读

来源:自创      2023年04月03日 17:38     郭盼      打印   [字号: ]    

第七单元  年、月、日

郭盼

杨勇思维空间成员


01单元知识梳理

单元知识学习的前后联系

本单元是在一、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钟表,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年、月、日是较大的时间单位,理解一年或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要借助一定的想象力。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的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等方面的感性认识,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教材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同时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还介绍了拳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帮助学生记忆每个月的天数。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认识平年和闰年;掌握24时记时法与12时计时法之间的转换方法;会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学会安排时间表等。

单元重难点

   点: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和闰年。

2.会看日历,认识星期,能从日历中找到指定的日期。

3.体会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

4.能够对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转换。

5.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合理安排时间以及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点:

1.能够对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转换。

2.能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02典型题目解析

题目一:认识日历,知道每个月的天数

1.下面(   )月份是大月。

A.2月      B.8月      C.11月      

2.2022年的上半年有(   )天。

A.180天    B.191天    C.181


思路导航:


天天老师:这道题目主要考察我们对日历的认识,我们先来看第一小题,下面几月份是大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大月都有哪些月份吗?

晓晓:我知道!大月就是有31天的月份,分别是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

航航:我还知道一句口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天天老师:你们知道的真多呀!所以这道题目给我们的三个选项中,哪个是大月呢?

思思:8月,应该选择B

天天老师:真棒!我们现在来看第二小题。2022年的上半年有多少天?要知道上半年有多少天,我们首先得知道上半年指的是几月到几月。

思思:上半年是一月到六月。

天天老师:上半年中有一个特殊月——2月。你们知道20222月有多少天吗?

航航:首先要知道2022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在判断时,用年份除以4,如果能被4整除就是闰年,闰年的2月有29天;如果不能被4整除就是平年,平年的2月有28天。因为2022不能被4整除,所以2022年是平年,2月有28天。

天天老师:解决了特殊的2月,接下来就很容易啦!把其它月份的天数加起来。

晓晓:一月、三月和五月都是31天,331天就是31×393(天)。

航航:二月和四月都是30天,230天就是30×260(天)。

思思:最后把天数加起来,得出2022年上半年的总天数为:289360181(天),应该选择C答案,181天。

天天老师:你们可真厉害,一起解决了第一个问题。

题目二: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转换

1.12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2时(           )            19时(           )

1540分(           )      1025分(           )

2.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上午845分(           )  下午430分(           )

傍晚615分(           ) 晚上10时(           )

思路导航:


天天老师:这两道题考察的是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所表示时刻的转换。你们知道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吗?

晓晓:从半夜0时到中午12时,两者表示时刻的方法大致相同,12时计时法前面要加上表示时间的限制词,如上午、下午、晚上、凌晨等,而24时计时法不需要。

天天老师:那你们会把两种表示方法进行转换吗?

思思:我知道,12时计时法中午12时以后的时刻加上12时,再去掉前面的限制词就得到了24时计时法的时刻;要变成12时计时法的话,就用24时计时法的时刻减去12时,再加上限制词,就可以啦。

天天老师:你说的很完整。那我们现在来看第一小题。把下面时刻用12时计时法表示。

思思:要变成12时计时法的话,就用24时计时法的时刻减去12时,再加上限制词,就可以啦。

航航:2时在12时之前,所以不用变,加上限制词就可以,即2时用12时计时法表示为:凌晨2时。

晓晓:19时在12时之后,要先减去12时,再加上限制词,变成下午7时,1540分也一样,先减去12时,再加上限制词,变成下午340分。

思思:1025分可以直接表示为上午1025分。

天天老师:小朋友们真棒,我们一起解决了第一小题。现在我们来看第二小题,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航航:要变成24时计时法的话,就用12时计时法的时刻加上12时,再去掉限制词,就可以啦。

思思:上午845分,在12时之前,直接去掉限制词上午,变成:845分。

晓晓:下午430分,先加上12时,再去掉限制词下午,变成:1630分。

航航:傍晚615分,先加上12时,再去掉限制词傍晚,变成:1815分。

晓晓:晚上10时,先加上12时,再去掉限制词晚上,变成:22时。

小航精灵:以具体时刻为例,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的转换方法如下:

下午1时(下午1:00)                       13时(13:00

题目三:能看懂时间表,并计算时间间隔

根据下面作息时间回答问题。

第一节课

8:20~9:00

第二节课

9:10~(    )

第三节课

10:10~(    )

第四节课

   ~11:40





1.第一节课用了多长时间?

2.每节课的上课时间都一样,将表中空缺的时间补上。

3.第二节课和第三节课之间休息了多长时间?

思路导航:


天天老师:这道题有三个小问题,我们一个一个来看。第一题是求第一节课用的时间,也就是经过时间。谁知道经过时间可以怎么算?

思思:用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也就是9—820分=40分。所以第一节课用了40分。

天天老师:表扬你既会观察又会思考,成功解决了第一小题。谁来帮我们分析第二小题?

晓晓:第二小题需要填补空缺的时间,已知每节课时间都一样,并且第一题已经算出来每节课用时40分,通过看表,我们可以发现,第二节课和第三节课都是推算结束时间,我们可以先计算第二节课和第三节课的结束时间。

航航:第二节课从910分开始,经过40分,也就是910分+40分=950分;第三节课是从1010分开始,经过40分,也就是1010分+40分=1050分。

天天老师:现在还剩下第四节课的开始时间没有算出来,小朋友们动动脑筋,想想应该怎样计算呢?

晓晓:已知第四节课1140分结束,用时40分,需要用结束时间减去40分,得到开始时间。即1140—40分=11时。

天天老师:小朋友们,有关时间的知识你们掌握了吗?在计算时间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哦。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