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比你想的自己更强大
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欢迎大家来到心理栏目《童眼观心理》。当同学们听到“心理效应”这个词时是不是觉得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呢?但其实它就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哦!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睁大双眼,探寻心理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它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帮助吧!
问候语
一头小象被一根木桩绑在地上,只能原地打转,它无数次的想要挣脱这个木桩对它的束缚,但是奈何他它还太小,力气不够。
后来等到它长成大象,它其实可以挣脱掉木桩对它的束缚,但是它已经放弃这个行动了。
大家想一想,大象明明有能力挣脱木桩的束缚,为什么却放弃了这种行动呢?
学生的来信
老师您好,我一直在学习钢琴,我很喜欢手指在琴间飞舞的感觉,当我学会新的乐曲弹奏给爸爸妈妈听,别提我有多开心了。只是学钢琴要考级,我参加了三次钢琴一级的考级考试了,可是都没有过。我的钢琴老师说,其实我的水平早都超过钢琴一级了,我现在完全有能力演奏二级的曲子,可是我每一次去定级考试都很紧张。我还记得第一次去定级考试,我着急中弹错了音,错音之后剩下的怎么弹就都忘了,之后参加定级考试,我脑子里都是第一次失败的场景。我有时候就想,不考级了,弹着玩也挺好的,但是心里总是不甘心。心理老师,你可以帮帮我吗?
心理羊皮卷
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经历某种学习后,在面临不可控情境时形成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改变事情结果的认知,继而导致放弃努力的一种心理状态。
如果一个人总是在某件事上失败,他就会在这件事情上放弃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而事实上,此时此刻的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樊篱,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心理启示录
在出现习得性无助的时候,可以有以下做法:
1.改变思维习惯
遇事别急着说“不”,可以改变思维习惯。然后觉察自己的归因模式:是不是自己做了固化型思维的归因方式?多给自己尝试的机会。凡事多反问自己一句:还有没有其他可能的结果,还有没有其他解决方法?不要满足于唯一答案。
2.培养自我效能感
要学会建立自信,从完成小目标开始培养自己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在完成小目标有困难时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寻找资源圈,建立智囊团队,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总之,利用微小的进步,帮助自己打破“我不行”的观念,建立“我可以”的观念,打破习得性无助。
“无力感”可以被建造,也可以被打破,不论怎样它都只是心中的一种感觉,而不是事实。感觉很强大,它可以蒙蔽人的眼睛,感觉也很弱小,只需要一次成功的事实就可以打破。希望同学们勇于尝试,用实际的进步去建造更美好的人生!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