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形成和发展源远流长,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汉字的职能和词义也正在不断发展和演变。在古代汉语中 “休”字释义丰富,常用作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语气词。通过对 “休”字在相关典籍和文献中的用法进行梳理,进而总结 “休”字释义的演变历程,从而加深对 “休”字的了解和使用。
在古代,“休”字不仅表示后来我们一般所熟知的休息、 休止等意义之外,还有表示休荫、休美等意义。然而,在西周金文中, “休”字还常用来表示赏赐这一类意义。“休” 字的意义众多,因此,根据字形确定本义才更有利于我们理清 “休”字各个意义的联系。
“休”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但是,在甲骨文中“休”字却仅用为地名用字,其词义和词性十分单一。在 《甲骨文词谱》中对于 “休”字的解释是卜辞用为王巡地名。《通释稿》: “从人止息于木旁,即休字, 《说文》: ‘止息也。’……卜辞用为王巡地名。” “休”字在甲骨文中,从人从木,表示人在树旁休息。《甲骨文字典》: “从木从人,象人倚树而息之形。”《说文》: “休,息止也。从人依木。许尤切。”根据《汉书·外戚传》:“依松柏之余休。”颜师古注:“休,荫也。”可知“休”在古代可表示“树荫”之义,字亦作“庥”。《说文》: “庥,休或从广。许尤切。”释诂曰: “休,戾也。”又曰: “庇,庥,廕 ( 荫) 也。”此可证“休”“庥”同字。”郭璞注: “今俗语呼树为庥。”唐张参 《五经文字》认为 “休”字 “象人息木阴”。《古籀篇卷八十六》: “葢太古民人艸居。亦或息于树荫。所谓人依木也。后世家居。故字亦从广。从广犹从宀也。” 综上所述,可知 “休”的本义应释为人在树荫下休息。以上得出 “休” 字的本义为人在树荫下休息,不过由于社会的发展,汉字的职能不断增加,“休”字也引申出了“休息”及“树荫”和“荫庇”等主要意义。
根据以上“休”字的释义引申方式,可以梳理出“休”字的释义演变过程。“休”字由本义“人在树荫下休息”,通过引申有了“休息”、“树荫”和“荫庇”的意义。再由“休息”之义“树荫”、 “荫庇”之义分别引申出了“休”字的其他含义。通过对“休”的相关用法和词义进行梳理,能够清晰地显示出“休”字的释义演变历程,有利于加深对“休”字的深入了解。这对于理解词义的发展脉络,能够起到一定的补充。有趣的“休”字你学会了吗?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