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资源库

棉花糖高塔——教学设计

     2022年09月23日 14:40     郭红曦      打印   [字号: ]    

                                                                                         

                 棉花糖高塔——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了解正方形、三角形等不同结构的稳定性。

2.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结构力学的相关知识,了解结构的加固方法。

3.通过设计搭建的图形,选择搭建的材料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动手操作能力。

4.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棉花糖高塔的搭建,锻炼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属于对世界发展规律的初步探索阶段,对一些生活常识属于似懂非懂的程度。但该年龄段的学生又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探索心理和动手欲望。因此本课的设计抓住该阶段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原理有所了解,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

材料准备

教师用具:课件和学生活动单。

学生用具:棉花糖、橡皮筋、竹签、双面胶、美工剪刀、笔、草稿纸。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程实施

明确任务

用棉花糖搭一座高塔,要求:

1.结构稳固;

2.高塔不低于30cm;

3.至少保持20秒不倒。

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

师:思思和同学阅读世界建筑图书的时候,浏览到世界上各种著名的高塔,发现它们虽然形状各异、特别高大,但是却稳固不倒,思思很感兴趣。于是想用棉花糖搭建一座稳固的高塔,让我们和思思一起尝试吧!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设计图纸

1.小组讨论:集思广益,设计好本组所搭高塔的图纸,并估计出所需材料的数量。

2.抛出问题:

①你知道有哪些著名的塔吗?

②影响棉花糖高塔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③如何搭建使你们的高塔能更高?

④小组搭建还要考虑哪些问题?

3.开始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设计图形的操作过程,让学生体会体会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变化,感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通过设计图形,锻炼学生审美能力和绘图能力。

任务二:材料选择和领取

1.根据小组共同设计的图纸选择所需要的材料种类和数量

2.领取材料。

设计意图:本阶段让学生明白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有充足的准备。

任务三:根据图纸搭建棉花糖高塔

1.小组分工,明确组员具体任务,组长做好统筹工作。

2.成果展示。

设计意图:在搭建的棉花糖高塔的过程中,让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到活动当中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展示环节尽量给班里的学生都提供展示的机会,提升学生表达交流能力。

任务四:测试改进

1:测试高塔各方面是否达标。

①高度。(可利用之前学习过的直尺使用测量高塔高度)

②稳定性。(让学生用橡皮、铅笔盒等物品测量高塔的承重和稳定性)

③耐久度。(利用学过的钟表知识测量高塔能否坚持20秒不倒)

2:问题小结,在测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你们小组准备如何解决。

3:改进高塔。

①小组讨论,应该改进哪些方面?

②开始改进。

③二次测试展示。

设计意图:在搭建过程中,将学生绘制的平面设计图转变为抽象的立体图形,锻炼的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学生小结

1.小组自评互评棉花糖高塔。

2.小结本节课在组内承担的任务和收获。

四、课堂小结

1.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可以利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对高塔结构进行加固。

3.做事要先做好充分准备。

4.小组团结合作是搭建成功改的关键。

五、课后延伸

1.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尝试搭建一座更高更稳定的棉花糖高塔。

 

附:学生学习活动单

学生材料清单

 

高塔设计图

 

测试评价表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