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前置性学习

     2022年09月20日 22:10     朱丽霞      打印   [字号: ]    

年级册语文第单元前置性学习

亲爱的同学们,春风似母亲温暖的手,轻柔地抚摸着我们的小脸,关爱恰似这缕春风,抚慰心灵,让我们身心舒畅。在这个美好的季节让我们跟随天天老师和“小航精灵”“思思”“晓晓”一起走进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在春风里寻找爱的足迹。

单元知识梳理

单元  关爱

单元学习知识起点

识字写字方面:通过一年级及二年级上册的学习,同学们对汉字的偏旁、结构、构字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本单元同学们继续运用多种方法猜测生字的音和义,进一步自主识字。关注字的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规范写字。

课文理解方面:学习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时,同学们已经接触过读古诗句、联系生活经验想象画面,为本单元学习“读句子,想象画面”奠定了基础。本单元可以承接学习,抓住句子中的重要词语、联系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想象画面,在脑海中再现句子所描写的场景和画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文朗读方面:通过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以及本册第一单元“注意读好重音”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技能,《一匹出色的马》课后练习首次提出“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家需要在此基础上学习、训练、提升。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人文主题“关爱”和语文要素“读句子,想象画面”安排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三篇课文和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二》。三篇课文分别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关爱”,有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有对人的直接关心、帮助,还有对他人劳动及劳动成果的尊重、珍惜。

单元学习重难点

1.运用多种方法自主归类识记本单元55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的”,会写本单元27个生字、34个词语。

2.能运用多种方法猜测词语的意思,并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能拓展积累词语;发现一词多义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默读《千人糕》,试着有感情地朗读《一匹出色的马》。

1.读句子,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内容。

2.仿照例句,展开想象,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

3.学习人物的美好品质,体会奉献的幸福感和劳动人民的辛苦,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念。

单元学习思路导航

思路导航一:识字写字

天天老师:同学们,经过一年半的学习,我们已经习得了许多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一换猜字谜等,还初步了解了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知道借助构字特点猜测生字的音和义,本单元我们要灵活运用这些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请大家赶快试一试,去感受识字的乐趣吧!

小航精灵:之前我们学习过形声字识字的方法,我发现本单元也有很多字是形声字,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中的“泞、锋”,《千人糕》中的“糕、粉、糖、菜、熬、销”,《一匹出色的马》中的“郊、波、纹、株、骑、跨”等。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识字,让识字变得简单、有趣多了。(视频1:形声字识记“泞、熬”。)

思思:我们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或借助图片识字。识字不能单单拘泥于课本,还应该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也可借助图片加深印象,增强识记效果。如《千人糕》一课中,在学习“糕、蔗、汁、糖”时,我们可以结合“米糕、甘蔗、果汁、水果糖”的图片,想一想哪些是我们见过或尝过的,说说它的样子、味道,加深对生字的识记。

晓晓:除了上面两位小伙伴介绍的识字方法,我们还可以把生字与熟字组成常用词,在新的语境中巩固识记。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中的“需”可以组词为“需要 需求 急需”,“瓣”可以组词为“花瓣 瓜瓣 豆瓣”。再比如《千人糕》中的“糕”可以组词为“蛋糕 雪糕 糕点”,“粉”可以组词为“面粉 粉丝 粉笔”。运用组词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识记生字的音形义,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词语,扩充词汇量。

天天老师:你们都说得很对。除了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之外,本单元还要注意多音字“的”的读音,在“的确”一词中读“dí”,我们可以结合文中的句子将其读正确。


天天老师:我们不仅要准确认读汉字,还要规范书写汉字。本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中“甘”、“求”是独体字,其他都是合体字。写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字的间架结构、笔画之间的穿插、笔画的变形以及关键笔画的位置等,同一类字可以放到一起,发现它们的书写规律,各部分之间要协调、紧凑。

书写时可以用以下小口诀提醒我们写好字:提笔写字,坐姿握姿;整体观察,一笔写下;干净整洁,少用橡皮。

本单元有些字的笔画、笔顺容易写错,需要我们特别注意,请大家听一听思思、晓晓的讲解:

思思:同学们好,本单元生字中的“冒、暖”特别容易写错,书写时要特别细心。“暖”,右边的“爰”要跟“爱”相区分;“冒”上面的部分写得扁而宽,两横不能与左右两边相连。(视频2:易错字“冒、暖”

晓晓:“能、匹”两个字的笔顺也需要我们特别留心,“能”右边部分的“匕”先写撇,再写竖弯钩,层叠的两个“匕”上小下大;“匹”字一笔横,二笔撇,三笔竖弯钩,最后一笔竖折。


(视频3:易错字“能、匹”

思路导航二:课文理解

天天老师:“读句子,想象画面”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课文中有一些词语意思比较难理解,如“泥泞、年迈、荆棘、晶莹、寻觅、特别”,学习时我们可以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大胆猜测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小航精灵:在预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我一开始不明白

“那泥泞路上的脚窝”中的“泥泞”是什么意思。后来我仔细观察这两个字的字形,发现它们都含有“三点水”,我知道“泥”的意思,于是猜测“泞”应该是“泥”的近义词,它们组成词语,应该还是指地上的泥浆,再带到句子中去理解,果然说得通。我又把这个方法用在词语“晶莹”上,“晶”有三个“日”,由此可知“晶莹”的物体应该是亮亮的。

思思:借助字形是猜测词语意思的好方法,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猜测“年迈”是“年老”的意思,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经验认识“荆棘”,还可以通过联想近义词猜测“寻觅”就是“寻找”的意思。

晓晓:听了小伙伴们的介绍,我知道了以后遇到不理解的词要试着大胆猜一猜。我还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也不尽相同,比如《千人糕》中“特别”、《语文园地二》中的“经过”。视频4:一词多义——“特别、经过”)

思路导航指导

天天老师:本单元课文有两种形式,诗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全诗结构相似,以问答为主,读时要充分借助标点符号,问句要语调上扬,读出探寻的语气,答句要语气沉稳,读得肯定有力。课文《千人糕》和《一匹出色的马》对话较多,朗读时要抓住人物对话体会情感的变化。

小航精灵:正如老师所说,《千人糕》以父子俩对话为主,两人一共有三组对话,朗读时,我们可以借助文中的提示语、标点来体会人物的心情,同时注意读出不同人物身份的不同语气。孩子一开始特别“好奇”,看到糕以后“不以为然”,最后在爸爸的引导下“恍然大悟”“心服口服”,心理变化很大,读的时候语气也要富有变化。爸爸自始至终都在为孩子耐心地解答,朗读时,语气应该稳重、平静。

思思:《千人糕》一课课后题要求我们默读课文。在二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我们已经学习过“试着不出声”默读,在这里我们还要继续练习默读,要慢慢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晓晓:《一匹出色的马》开始要求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们要通过抓重点词句想象画面、抓人物对话体会心情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如“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读时我们想象自己被“碧绿碧绿”的小河吸引了,“碧绿碧绿”要重读,语速要慢。在读“妹妹求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时,要抓住提示语“求”,想象自己向妈妈撒娇的样子,语速稍慢,读出求抱抱的天真可爱。

天天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我们的学习目标,也是阅读理解运用的方法,我们平时要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