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的小学》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坝、绒”等生字,会写“绒、球”2个字,理解“边疆、绚丽多彩”等词语。
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并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3.能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板块一:听一听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大青树下的小学上课了。这样的上课铃声听起来真新鲜、真特别,那么,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呢?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给课文标上段号,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1)学生自学。
(2)学生汇报。
预设1:这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写了上学路上、来到学校后、上课时和下课了的情景,我感受到这是一所可爱的小学。
预设2:通过读课文,我觉得这是一所很美丽、很特别的学校。
(3)教师小结:你们说得都很对,这是一所边疆的小学。边疆就是靠近国界的边远地区。在祖国的东南、西北和西南边疆地区,居住和生活着很多少数民族。这些风俗习惯、服饰礼仪各具特色的民族小朋友在同一所学校上学,会有哪些特别之处呢?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觉得新鲜和特别的地方。
3.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上学路上和来校后
教师引导:读一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象,你的脑海里浮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预设:读着这句话,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从四面八方向学校走来的画面。
教师引导:我们来认识一下,都有哪些民族的小朋友呢?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我发现不但这些少数民族的名称很新鲜,很特别,而且用上“有……有……有……还有……”这样的句式,读起来很有节奏感。
教师引导:这些不同民族的学生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像这样平坦的场地,就叫坪坝。而这种毛茸茸像小球一样的花儿就叫绒球花。
指导书写:绒球花这个词语我们之前没见过,算有新鲜感的词语,赶紧积累下来吧。“绒”右边的“戈”横短斜钩长,竖撇穿插到左边提的下面,左右两部分要写紧凑。“球”字在写的时候,左边“王”最后一笔横变提,左窄右宽也要写紧凑。
教师引导:再读读这句话,你的脑海里又浮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预设:我仿佛看到身穿鲜艳服装的小学生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教师引导:各式各样,颜色鲜艳的服装,使学校变得绚丽多彩。绚丽多彩形容颜色很多,色彩华丽,聪明的你能把它用得恰到好处吗?
教师引导:民族小学的学生走在绚丽多彩的校园里特别开心,他们向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在上学路上或校园里,你会做些什么呢?用上下面的句式说一说吧。
上学路上,我向______,向______,向______。
(2)上课时和下课了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一起上课,一起游戏,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想画面,用“_____”画出觉得特别的地方。
学生交流:
预设1:小朋友们上课时,鸟儿、蝴蝶、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都被吸引了过来,真有意思。
预设2: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这些游戏真有意思,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教师小结:真不错,这一自然段写上课时和下课了的情景,跳孔雀舞、摔跤,这些颇具民族特色的活动让我们感觉很新鲜,山林里的朋友:鸟儿、蝴蝶、猴子、松鼠、山狸出现在校园,更突出了边疆小学的特别,为学校增添了欢乐、活泼的气氛。
板块二:说一说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美丽的,是热闹的。我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择校园里的一个场所,练习说一说同学们在那里学习、活动的情景,可以把本课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用上。
板块三:读一读
我们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云南大山深处独龙族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是怎样的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长篇纪实儿童文学《独龙花开 我们的民族小学》了解独龙族少年的成长与梦想。
板块五:想一想
课文写孩子们上课、下课的情景时,写了很多小动物,这些小动物为学校增添了欢乐、活泼的气氛之外,还有哪些特别的作用呢?
板块六:画一画
这真是一所特别的学校,环境特别美,同学之间特别团结友爱,人和自然特别和谐有序,请你回顾课文,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把脑海中的想象画下来吧。
结语:当,当当!当,当当!下课铃响了,今天的奇妙语文学习之旅就结束了。同学们,再见!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