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前置性学习

     2022年09月19日 19:43           打印   [字号: ]    

年级册语文单元前置性学习

秋,是美妙的交响乐曲;

秋,是果子压枝的芬芳;

秋,是微雨沾衣的清新;

秋,是万山红叶的热情。

亲爱的同学们!金桂飘香的季节,秋意正浓,让我们一起跟随天天老师和“小航精灵”“思思”“晓晓”进入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学习。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学习写日记,记录生活点滴。

单元重点早学习,“金牌小讲师”来助力。这里既是学习知识的平台,又是展示自我的舞台,来吧,让我们开启今天的快乐学习之旅!

单元知识梳理

单元  金秋时节

单元学习知识起点

关于阅读课文,同学们已经会借助图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理解词语意思,建立起了解决问题的意识。本单元,我们展开想象,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用心揣摩文字背后的情感。

关于写话练习,同学们已经可以联系生活、情感体验,把自己想说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能把句子写通顺,会正确使用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本单元不但安排了从读到写的仿写练习,还开始学写日记,能够掌握日记的格式,善于留心观察,积累习作素材,记录美好生活。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金秋时节”,编排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三篇课文,文体形式多样,语言优美,适于朗读练习。

课文内容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串起来,有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使读者心中不禁对秋天产生特别的感受,培养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日记”,日记是三年级习作起步练习的一个重要形式,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初步学习积累习作素材,了解日记的格式,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单元学习重难点

重点

1.综合运用借助图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意思。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并背诵三首古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留心观察生活,了解日记的格式,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难点

1.能结合已有学习经验,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2.能用日记的格式,记录自己的生活。

 

单元学习思路导航

思路导航一:识字写字

天天老师: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多种自主识字的方法。本单元,我们继续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自主识字。

思思:在之前的学习中,我学会了借助形声字构字特点掌握字音、理解字义。在《古诗三首》中,“径、赠、橙”是后鼻音,也都是形声字;《铺满巴掌的水泥道》一课,学习“洼”字时,我们可以通过之前认识的“蛙、娃、挂”等熟悉的字,比较它们的偏旁,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晓晓:我还发现有的生字可以采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进行识记。比如“钥-阴”;“匙”与“是”读音相近,又有“是”字形,可以比较识记;“喇”和“刺”进行比较,注意“喇”中间的部件是封口的呢。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

小航精灵:你真是善于学习的孩子。在本单元中,像这样的生字还有“经-径”、“赠-曾”、“浅-残”、“登-橙”,也可以采用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进行识记。

 

天天老师:同学们,我们会读、会认,还要会写。三年级合体字的书写增加了,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生字的结构和重要笔画位置,把握生字的书写规律。本单元中,大家要特别注意这几个字的书写。“橙”的右上部分的左上角不能多点,右上角不能少撇,同学们可要多练习。“寒、盖、菊”等要写得紧凑一些,尤其是“菊”字的下半部分的“米”,左边有一部分写在“勹”的外面,整个字重心更稳。

小航精灵:同学们,在假期我们已经学会使用钢笔书写生字了。拿出自己心爱的钢笔写一写本单元的生字吧,写的时候注意握笔姿势,做到横平竖直、平稳端正,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同学们,加油吧!

思路导航二:课文理解

天天老师:本单元,我们重点要学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真正地读懂课文,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思思:在学习《山行》中,我学会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了。诗句中的“寒山”是指的是深秋时节的山;“坐”是因为的意思,我想:作者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吧。同学们在学习其它两首诗也是可以借助注释,结合语境对注释中的内容做适当的调整。

晓晓:大家也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借助插图等方法理解古诗句的意思。学习《赠刘景文》中的“橙黄橘绿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小航精灵:《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篇课文中有一些词语,掌握了其意思,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文中写到: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其中“凌乱”可以联系上文的“并不规则”来理解,水泥道上的落叶排列得并不整齐,没有秩序;“熨帖”一词可以结合上文“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及“平展”一词来理解,我们就能更清楚地知道落叶和水泥道贴合得很紧密。

天天老师:同学们在阅读课文时,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意思。像《秋天的雨》中的“五彩缤纷”一词,我们边读边想象画面,原来不仅指颜色多,也指色彩绚丽丰富。《听听,秋的声音》中的词语“叮咛、歌吟”,同学们也可以由声音展开想象,进一步感受大雁可能会叮咛什么,秋风会唱些什么,理解词语的意思。

小航精灵:本单元词句生动,认真思考词语在句子、文中的意思,可能会有更深刻、更完整的理解。

思路导航小练笔指导

 

天天老师:我们学习课文内容,品味词语,积累语言,要能更好地运用到我们的“小练笔”中。学习完《铺满巴掌的水泥道》一课,同学们可以借助实践活动中的积累的素材,将自己积累的富有新鲜感的词语,写进我们生活中平凡的事物之中,发现它们的美。

思思:我们自己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或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

晓晓:写的时候注意日记格式,第一行写日期、星期还有天气情况,第二行写内容,开头空两格。

小航精灵:同学们,准备一个日记本吧,记录下生活中的人、事、景、物,还可以倾吐自己的心声。写完后要读一读,试着改一改。同学们坚持写下去吧。

 

思路导航指导

天天老师:本单元课文语言优美,同学们将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再和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起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秋天的韵味。本单元的三首古诗感情真挚,同学们在朗读时想象着画面,读出古诗的韵味。

小航精灵:学习《山行》时,我们可以借助诗中描写的景物,带着对诗中美景的想象,读出深秋山景的生机盎然,读出对枫树、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赠刘景文》的前两句在朗读时声音稍低,表现菊花的残枝傲霜凌寒的精神,后两句在朗读时语调高亢,抓住“橙黄橘绿”,读出诗人对友人的嘱咐感觉。《夜书所见》体会作者的所想所感,读出诗人情感的变化。

思思:我知道在朗读的时候,如果带着自己理解,想象画面,背诵起来会更顺利一些呢。

晓晓:在学习《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一课,根据不同的语境,语气强烈或舒缓,读出“我”的心情,更能抒发我对美景的喜爱之情。总之,在读中悟,悟中读,读悟结合,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了。

小航精灵:诗歌《听听,秋的声音》用词优美,想象丰富,“暖暖的叮咛”“丰收的歌吟”,读出叮咛的温暖之感和丰收的喜悦之感;拟声词“唰唰、㘗㘗”读的轻快一些,表现出秋天的活力;“道别的话音”“告别的歌韵”可以读的稍慢,表现不忍告别的依依之情。

天天老师:同学们,在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想象画面的基础上,一起读出秋天的生机和活力吧。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