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7课
《推和拉》教学设计
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学 李海刚
一、教材分析:
《推与拉》是苏教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用力以后》中第7课内容,也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在课标中的位置属于物质科学领域,物质变化及其成因部分的内容。本节课重点让学生体验推和拉时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有大小和方向。本课的思路是让学生体验推和拉的动作,知道推和拉时有推力和拉力;通过一实验验证知道推力和拉力有方向和大小;最后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在一年级的教材中,没有关于力的相关内容学习,但探究问题的方法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因此在本节课当中,教师设计好问题引导,让学生在不断在思考和实验探究中知推和拉的用力方式,并能用实验结论解释实际问题。通过本课的学习为以后力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同时强化学生先思后做的习惯,为以后探究式学习的课程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前,在知识维度方面,每位同学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参与推和拉的活动,能真确判断简单的推或拉的动作,但其中隐含的科学道理却很少思考,对推和拉的用力大小和用力方向也缺乏深刻认识。在探究技巧方面,经历一年级科学学习,学生初步具备科学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且喜欢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充满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因为力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可能认知比较肤浅,采用“探究体验性”教学模式,让学生认识趋于立体丰富。同时儿童好玩的天性,学生年龄低自控能力差,所以在探究时给予学生明确的要求,使活而有序。
三、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推与拉的动作。
科学探究:通过分析具体事例和体验活动,知道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
科学态度:愿意倾听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能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认识推力和拉力的大小和方向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
在推和拉的活动中,感受推力和拉力,认识两种常见的力。
五、教学难点:
感受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
六、教学方法:
教法:实验法、演示法、合作学习法
学法:观察法、讨论法
七、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行李箱、毛线、木块、学习单、纸鹤
学生准备:完成课前学习单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课前让同学们查阅詹天佑设计的铁路是如何让火车通过青龙桥附近的陡坡呢?谁能告诉老师他查阅的资料?
学生回答,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初步思考为什么这样设计。
2.看来同学们回家都认真准备了资料,这里提到了推的火车头和拉的火车头。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推和拉》。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二)体验生活中的推和拉,学会区分推和拉。
1.大家看见在教室门口放了一个行李箱,水可以将它移到讲台中央呢?说一说你的方式和感受。
学生代表交流汇报。
2.行李箱放在讲台中央有些挡道,谁可以再将它移到门口呢?说一说你的方式和感受。
学生代表交流汇报。
3.全班活动,一起做推和拉的动作,感受推和拉的用力方式。
全体学生体验推和拉。
4.同学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推和拉,你能说一说生活中那些事例是推,那些事例是拉呢?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
5.学习单检测。
完成学习单。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和交流,让学生感受推和拉是常见的用力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科学兴趣、辨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通过探究,认识推力和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1.推有什么特点呢?拉有什么特点?
2.你认为推力有大小吗?如果有,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推力的大小呢?现在每个小组讨论2分钟,选出代表分享一下。
学生交流,设计实验方案,并演示他们的方法。
3.那么拉力有大小吗?同学们讨论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拉力的大小?现在每个小组讨论2分钟,选出代表分享一下。
学生交流,设计实验方案,并演示他们的方法。
4.通过刚刚同学们的演示,同学们都已经知道推力和拉力有大小和方向的,你能用老师的器材设计实验证明推力和拉力的是由大小和方向的,并随后和同学们分享。
小组实验探究并演示他们的方法。
5.请完成学习单第二个题,限时1分钟。
通过学习单,让学生标出物体的运动方向。
6.现在你能解释一下詹天佑设计的铁路,为什么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了吗?
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内容,提出自己的解释。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设计实验并探究,使学生深刻体会推力和拉力的大小,本环节提升了学生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强化实验探究过程。以及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学生回顾。
(设计意图:学生对本课学习的梳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回顾和老师对学生掌握情况的了解。)
(五)课后拓展
今天我给表现好的同学带来了礼物,老师亲手制作的纸鹤,老师现在给大家展示一下它怎么玩,同学们下课后,试着自己制作一个,并找出纸鹤翅膀运动时你使用什么力,它的方向是什么?学生收礼物。
(设计意图:通过手工作品,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加强课后学习。)
九、板书设计:
7.推和拉
推 拉
向外 向自己
推力 拉力
大小 大小
方向 方向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