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神奇的循环》

     2022年09月16日 09:19           打印   [字号: ]    

《神奇的循环》教学设计


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学 雷梦莲


教材分析:

本课从小精灵吃糖的问题出发,通过循环指令的学习来实现动作的重复执行,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解决生活中使用循环结构来白那些程序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掌握三种循环指令,从程序本身出发,引发学生对多途径解决问题的思考,并体会合理优化方案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道程序编写的一般方法,掌握三种循环指令及其特点。

2.能够根据循环指令,编写具有简单循环结构的程序。

3.通过解决小精灵吃糖果的问题,发现解决问题有多种途径,并能根据问题情景的合理性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优化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三种循环指令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发现解决问题有多种途径,并能根据问题情景的合理性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优化

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情景教学、任务驱动

2.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Scratch软件、PPT课件、任务文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

1. 观看科技节机器人舞蹈视频,激发学生编程兴趣和信息意识。

师:同学们,我们之前科技节开幕式上的机器人大家都看了吗?你们喜不喜欢?今天老师把机器人请到我们的课堂中了,给大家来一场现场的机器人表演,你们想不想看?

生:想。

师:看来同学们都非常期待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有请我们的机器人上场吧!

(机器人舞蹈表演)

师:同学们,看到我们可爱的机器人你们兴不兴奋呢?那你们知道机器人为什么能跳出这么精彩的舞蹈呢?谁来说一说。

生:因为用电脑给机器人进行了编程。

2.通过提问,引出课题。

师:非常棒,看来同学们的信息意识特别强。没错,机器人之所以能跳出好看的舞蹈动作,正是因为我们给它进行了动作编程。那么细心的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机器人的动作 都是怎样构成的呢?

生:好多动作都是一样的,重复在做。

师:没错,说明我们的同学们观察非常仔细。同样有些的动作,机器人在重复做。这正是因为,我们在给机器人编程的过程中用到了“重复执行”的循环指令。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一次“神奇的循环”之旅。

二、任务驱动 分层教学

1.以小精灵吃糖果为任务主线,师生共同分析程序。

师: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再看一个有趣的视频。(播放四小精灵吃糖果的视频)

师:同学们,看完视频,你们有没有发现小精灵吃了几个糖果呀?看来同学们一下子数不清啦。那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小精灵是怎么吃的?

生:小精灵先是左手吃糖,然后是右手吃糖,左右交换进行。

师:你观察的很仔细!在这里,我们的小精灵有两个造型,一个是左手吃糖的造型,一个是右手吃糖的造型,当我们来回切换这两种造型时就产生了小精灵疯狂吃糖的效果。那么你们认为,能使造型进行切换的积木会藏在哪一个积木代码模块里呢?

生:我知道,造型的改变都在“外观”代码里。

2.教师给学生示范编写程序

师:那么通过我们刚才的分析,我们的小精灵是在两种造型中切换。只需在“外观”代码里找到“换成()造型”就可以啦,接下来老师为大家示范编写,请大家仔细观看。

(教师示范)

师:怎么样,是不是很简单?那你们有没有发现小精灵这次吃了几颗糖?

生:两次(异口同声)

3.学生练习,实现小精灵吃两颗糖的切换。

师:那么接下来,同学们自己来练习操作一下,实现小精灵吃两颗糖的效果。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完成了,你们和老师做的一样吗?

生:一样

师:很好,那么老师要给大家增加一点点难度了。刚刚我们实现了小精灵吃两颗糖果,现在我们能不能让它吃四颗糖果呢?你们有什么办法?

1:继续等待1秒换成下一个造型,再切换两次。

2:可以加重复执行。

师:老师相信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办法,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法实现小精灵吃四颗糖果的切换。

4.学生练习,实现小精灵吃四颗糖的切换。

师:同学们都完成了吗?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用了什么方法实现的呢?我请同学来为大家演示一下,自己是怎么实现小精灵吃四颗糖果的?

1:我又使用了两次等待一秒,然后切换造型,这样小精灵就吃了四颗糖果。

2:我加了重复执行。这样,程序执行了两遍,便实现了小精灵吃四颗糖果。

5.学生练习,实现小精灵吃50颗糖果的切换

师:嗯,我们这两位同学都成功的实现了小程序,那么老师又产生了一个问题,假如我们想要让小精灵连续吃下50颗糖果,你会用什么方法呢?

生:加重复执行(异口同声)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样会省去很多的时间,一个积木就可以实现整个程序。

你思考的很严谨,也懂得用省时省力的方法,非常好!那么老师想问,如果用重复执行,让小精灵连续吃下50颗糖果,我们要重复多少次呢?

生:50次、25次

师:谁能用数学上的公式来表示一下?

生:执行次数n=糖果颗数/造型次数

师:对啦!我们想要让小精灵连续吃50颗糖果,只需要执行25次就可以啦,因为它左手一次,右手一次。那么接下来同学们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尝试一下吧!

师:成功了吗?

生:成功啦!

6.小试牛刀

师:刚才同学们一起总结出了一个公式,老师再来考考大家。如果我让小精灵在第一次循环时,切换四次造型,循环25次,那么小精灵会吃多少颗糖果呢?

生:100颗!(异口同声)

师:看来同学们是真的掌握了我们的知识点,给大家点赞!

三、拓展讲解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循环指令,重复执行()次,那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还有一个指令叫“重复执行”?

生:知道。

师:那你们知道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生:重复执行()次有次数限制,重复执行是一直循环,没有限制。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详细,那么假如我给小精灵一个指令,当它感受到这个指令的时候她就能停下来吃糖,你觉得我们可以用什么积木?

生:重复执行直到...

师:那么接下来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你们小组来探讨一下,如果我们要使用这个指令,我们可以怎样添加积木,然后小组内可以先在你们的电脑上尝试运行一下你们的想法。结束后我请一位小组代表来演示一下。

(学生讨论)

师:下面,我请这一小组的代表来向大家演示一下你们探讨的结果。

生:首先,我们将“重复执行直到...”的积木拖出来,将造型的切换几个指令积木嵌入进去,接下来,我们找到侦测积木,我们可以使用“按下空格键的积木放入重复执行直到...”的格子里,下面我们进行运行就可以发现,当我们按下空格键的时候,小精灵就会停下吃糖果。

师:这位同学说的太棒了,看来这个小组内的同学都讨论的很认真,那么老师要给这个小组进行加分。

四、展示交流

师:这节课学到这里,老师相信同学们都体会到了我们循环指令的乐趣和带给我们的便利,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完善自己的程序,你可以用到我们本节课学习到的指令积木,也可以用到你自己知道的指令积木。编写完之后,尝试运行一下。并相互分享一下本节课你的学习成果。

(展示交流)

五、课堂总结

师:学到这里,请同学们完成我们的学习任务单,并来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指令,我们如何去运用它?

生:我们主要学习了三种循环指令:重复执行()次、重复执行、重复执行直到()。如果,我们想让角色执行多少次后就自行停止,我们可以用第一种,如果想要让程序一直执行,可以用第二种,如果我们想让程序在识别到一个指令后就能停止,我们可以用所学到的“重复执行直到()”这个积木并结合侦测积木进行编写。

师:这位同学总结的很准确,说明你上课听的非常认真。

六、课堂评价

师:那么在本节课结束前,请同学们点击桌面文档中的评价链接,根据所提示的五个维度,完成我们本节课的自评与互评,稍后,我请一位同学进行分享。

生:我给我的创新思维打五颗星,因为我不但使用了本节课学习到的指令,我还给小精灵吃糖果添加了背景音乐;我给我的艺术设计打五颗星,因为我在完成程序编写的同时还添加了合适的背景;我给我的逻辑思维也打五颗星,因为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能够立反应出循环指令的原理;我给我的逻辑分析也打五颗星,因为在最后侦测积木学习与讨论中,我成功实现了小程序;最后,我给我的编程技术也要打五分,因为每一个编程任务我都能够顺利完成。

师: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也送给我们自己。看来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是接下来,我们的小精灵头疼啦,因为它吃糖吃的太多,牙里长了很多蛀虫,牙齿都坏了。同学们,可一定要注意,我们一定不能吃这么多糖果,不然就会像小精灵一样,牙里长蛀虫,可是要去看牙医的哦!

七、作业布置

学完本节课,同学们都掌握了循环指令,那么课后,同学们可以用我们所学习到的三种循环来制作你喜欢的小程序吧!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八、板书设计

神奇的循环

重复执行()次

重复执行

重复执行直到(侦测模块





个人简介:

雷梦莲,女,软件工程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于小学一线教师工作,现如今担任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学专职信息技术老师,负责常规教学及走班课教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曾自主开发学校校本课程《探月精灵》,本学期的《人工智能与开源硬件》校本课程也在着手开发中。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