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落地 智体先行
“双减”政策落地之后,没有了扎堆的培训和写不完的作业,随之而来的是孩子们的空余时间越来越多了,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日益高涨。而新时代的学校体育也要聚焦教会、勤练、常赛,推动学生掌握2-3项运动技能,促进学生体质快速提升。
一、思想决定方向
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学在航天基地智慧校园平台的大力推动下,体育学科打破在传统体育教学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为主要学练手段。不仅运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克服了传统的体育示范、讲解、练习相对分离的教学模式。而且学生是数字时代的原著民,信息化教学手段符合当代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又能激发求知配合符合学生兴趣点的情境创设,将练习合理分化为四个梯度,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让学生更合理掌握整个技术动作。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课教学模式,通过慢镜头、特写镜头的视频教学,将此问题合理解决。与此同时使用手机录像投屏功能、小组练习动态示范讲解图。将学生练习视频在大屏幕上滚动播放,使学生可回顾观看自己完成的技术动作是否准确,增强学生自主评价意识达到透彻的了解技术动作要领及具体步骤的目标。通过直观的视频讲解,让教师更快更有效的完成分组以及小组练习方法讲解,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此举措使本课更高效的突破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二、让体育插上智慧的翅膀
本学期张浩老师执教的《双脚轮换跳小绳》一课更是将信息技术手段与智慧体育器材完美融合在一起。利用智慧体育器蓝牙跳绳与教师ipad进行连接,将学生即时的跳绳数据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录播投屏功能,直接在大屏幕上进行展示,学生们就进入到一种直播比赛的模式。
采用这种方法不仅仅可以让孩子们的课堂参与度更高,更重要的是通过智慧跳绳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传统跳绳课的课堂效率。打破了人为数绳课堂效率低且数据准确性差以及传输速度慢的一系列不足,利用每一个小跳绳传输到大屏幕上每个学生即时的跳绳成绩,教师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每一名学生的练习情况,并给个别学生针对性的有效指导,再一次打破了传统体育课,学生成散点站位以后教师巡视力度不足的弊端,真正达到了全体参与全面提高的体育课堂要求。

学生每一次的练习数据会自动保存,体育老师会进行收集汇总,形成学生的运动成绩轨迹,并结合体育学科智慧校园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记录,同时国家中小学体质健康测试挂钩。最终做到课课有成绩、评价有依据、过程有轨迹、体质都达标,从而达到体育教学新方式,教会:理解、掌握;勤练:练得多、练得好;常赛:课课赛、分层赛,使学生真正提高运动能力。



“双减”政策之后,学生的课余时间、运动需求剧增,家庭的教育焦虑仍在,我们通过创造各种条件满足家庭与孩子的需要,我们希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让教育回归学校是好事,而“双减”后老师工作量来说是“双加”,加时加量。所以我们要认真考虑的是:让所有老师尤其是体育老师感受教育幸福,这样的教育才会长久。体育作为“五育并举”的排头兵,先让体育轻装上阵,让课堂提升效率、增进健康,阳光体育不仅仅是阳光下的体育,更是带有科技感、智慧化的新样态的运动方式!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