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响应“西安好课堂”建设活动,促进航天基地现代化教育强区建设,推动教育优质发展,航天城第四小学“名校+”立足课堂教学,用心探索新时代教研新模式,突破区域与时空限制,构建空间学习共同体,开展跨域云教研。
本次“思晓好课堂”云教研活动共推出八节云端展示课堂供教师们观摩研讨,共同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深化落实航天基地着力打造教育强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精神要领,为学校发展和教师提升搭建高质量发展平台。
9月29日,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学“名校+”美术教师寇莉沅的教学研讨课《花点心》精彩开播,校长助理汪文彬进行了精彩点评,直播期间,在线观看人数达到3700余人。

中央美院沙画等级考试优秀指导教师。2018年毕业于陕西科技大学艺术学专业,本硕连读。特长:沙画,设计艺术。“华侨杯”第三届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教师”;《花点心》教学设计荣获第三届全国名师工作室一等奖;《出壳了》教学设计荣获陕西省2021年度素质教育学科育人成果特等奖。教育理念:用心教育学生、用心关爱学生、用心体会学生。
《花点心》属于一年级上册美术课本中“设计与应用”领域的第一课,前面7课都属于“造型表现”,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并认识到了各种各样的形状,对颜色也有了初步的感受和理解,为学生在本节课的动手制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选择儿童喜欢的点心为题材,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自身体验为基础,把美术和生活有机联系,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愿望,让孩子在动手实践中体验美术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手工制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花点心的种类、制作方法、选用的材料等方面的知识。初步掌握立体造型的制作技法和色彩搭配的方法,并制作出漂亮的花点心。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使用彩泥,运用色彩搭配、花纹装饰等技巧,学会制作花点心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创作的乐趣,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了解点心的中西文化与地方文化特色。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花点心的制作步骤与方法。
(2)用漂亮的花纹装饰点心,突出“花”。
2.教学难点:
(1)“花”的形与纹,色彩之间的搭配要协调美观。
(2)点心的造型大胆有创新。
四、教法学法:
(1)教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2)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喜欢今天自己动手制作的花点心吗?从你们甜美的笑容中,老师就能看出,今日的点心师之旅,让你们快乐不已。
尊敬的各位来宾、同仁们,以及线上观课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感谢寇莉沅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这样一节情境深入、实践丰富的低段美术泥塑课,接下来由我来谈谈对本节课的感受。
首先从教材编排意图与知识点分析来看:
本课选自人美版美术教材,小学一年级上册第8课“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本领域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在设计与实践的活动中,可以运用剪、折、拼、揉、捏、搓等技术手段和运用材质、色彩、装饰的造型作为造型基础,还要同时关注我国工艺美术和民间手工艺的制作,注意以人为本、功能与创新、功能与美、工艺与科学的结合,进而认识产品与人和自然的关系。
在这样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剖析人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材,我们可以发现,前面7课都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从色彩的使用到各种形状的认识,再具象到生活中的车、建筑、天空、点心、勺子等,前期的造型表现领域的7节课,很好的为学生从幼儿阶段向小学阶段的美术造型基础,做了充足的铺垫与过度。
而本节课学生学会运用一定的立体造型的制作技法和色彩搭配的方法,创作出了自己喜欢的花点心,正式开启了一年级设计应用领域学习内容的同时,还为后续学习泥塑造型的相关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
从学生情况来看:
虽然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立体造型的正式学习,但是大多数学生幼儿园期间,就有使用彩泥的手工课,学生在本课对彩泥的使用并不陌生,尤其是这种材质色彩鲜艳,更是符合低段学生对色彩自发的、直接的、感性的使用,因此,学生在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达成上来看,并不会感到吃力。
那么,教师就更应该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去实践、创新,并能够充满自信的展示自己的作品,充分发展学生创意实践这一美术核心素养。基于以上的情况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寇老师的教学设计非常符合低段美术课的开展,满足低段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教学设计方面:
导课环节选用了童话情境创设,给每位学生都赋予了目标角色——金牌点心师,一开课就抓住了低段学生活泼、好胜的心理特点,使其迅速进入课堂状态。这时教师并没有着急展开技法教学,而是抓住机会,选择先让学生简单了解点心的由来,与部分中西点心文化的差异,与结尾面塑文化做了铺垫,初步发展学生文化理解这一美术核心素养。
通过火眼金睛、百变巧手、玩出花样这三个闯关活动,从了解点心,到制作基础造型,再到最后的构思设计与创意实践,将整个艺术实践环节,有梯度的进行了分层,使学生在情境任务闯关中,逐步完成最终的花点心作品。
在艺术实践环节与最后的评价环节,寇老师抓住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将不易于统一展示、集中对比展示的学生作品,通过无线传屏技术,现场拍照收集学生作品图,并且全部现场拼为一张大图,来在最后的评价环节集中展示,便于全体学生都能同步对比欣赏,并且关注到了使用小工具来完成制作。
寇老师的教学评价也是贯穿全课,在金牌点心师的情境中,以金币和最后学生作品上的奖章为评价手段,注重师评、自评、互评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关注到了教学评价多元化。
更值得一提的细节是,寇老师的板书,将美术造型基本元素、立体造型基本技法和创意实践基本思路,分别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板书,更加便于学生应用板书梳理所学所获。
整节课教学效果比较显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应用揉、捏、搓、压等基本技法,并结合简单的工具使用,来制作出基本造型;在设计中能够使用较为丰富的色彩装饰,来美化自己的点心,顺利达成学习目标。而在泥塑课的教学实践中,寇老师没有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发现问题,通过对比的方式,最终使学生自己提炼出造型技法的注意事项与优势。加之寇老师亲切并具有活力的教态、符合低段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使学生遨游在点心王国的比拼中逐步深入实践。
一关关的考验,加上连连看这种学生喜欢的小游戏,将寓教于乐阐释的淋漓尽致。整节课可以说是做到了“情境创设串全课、任务驱动有分层、信息手段巧应用、多元评价促发展”。
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小学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既要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更要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也是美术教学在课堂中贯穿的主线。以泥塑课为例,学生作为个体,对原始物质的处理能力和源自对大自然的想象,能够通过泥塑创作方式充分表现出来,那么在学习和实践中,如何加深小学低段美术课的合作式学习,让其真实有效,更是我们下一步研讨的重点,欢迎大家与我们共同研讨。
在美育教学中,真诚希望我们的孩子们都能拥有一个充满想象、充满期待和泥土芬芳的童年。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简单感想,不足之处或不到位指出,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为我们多提宝贵建议。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