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资源库

《双脚跳与游戏》教学设计

     2022年07月13日 00:32     李保安      打印   [字号: ]    

双脚跳与游戏教学设计  

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学  李保安

一、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水平一儿童的观察模仿能力较强的身心特点,在课堂中进行以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理念。在课堂中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讲解                                                                                                                                                                                                                                                                                                                                                                                  示范、模仿练习、重难点分解、尝试体验、纠错、学生展示,评价激励等教学组织形式。在尝试、引导、实践、展示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层次反复的练习,抓住重点,分解难点,从而有效地完成双脚跳的技术教学任务。以小组学练为主线,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模仿体验、实践尝试、互助互评、改进、完善的学练过程中,愉悦身心,达到掌握技能,发展体能,锻炼身体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水平一,一、二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材,跳跃是人体基本身体活动能力之一,是低年级学生基本身体活动的重要教材,低年级跳跃教材是由一些简单的跳跃动作和游戏组成,初步学习一些简单的技能,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和跳跃能力,促进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但是学龄初期儿童的骨骼、肌肉发育还不完善,单一的跳跃练习不宜时间过长,次数不宜过多,强度不要过大,距离不要过长,多采取游戏的方式练习,以减轻疲劳程度,激发练习兴趣。教学中要遵循先分解再完整,先原地再行进,先慢后快,先少再多,先练后赛等规律来展开教学。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身体状况都处于发展期,她的柔韧、灵敏等素质相对较好,神经系统对运动系统的支配不够完整和精细,心理上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水平低,难以长时间的集中,但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并且喜欢用观察来感知事物,好动来释放自我。通过学练,对于各种跳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最后再形成双脚起跳、轻轻落地的能力。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在游戏的过程中,加强同伴之间的友好与合作的能力。同时,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奇,好胜性强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游戏与竞赛活动,加强简单技能和知识的传授,诱导学习,使学生学习双脚跳的方法,在玩中学,玩中练,进而达到提高技术动作和运动能力的目的,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在游戏中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获得跳跃的简单知识,80%的学生初步能够运用双脚起跳,双脚落地的方法连续跳,初步掌握落地与起跳的动作衔接方法,20%的学生通过努力渐渐掌握动作技术,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下肢爆发力,发展跳跃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思考、体验、模仿练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展示、游戏、合作等方法,激发学生参与双脚跳的兴趣和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并敢于展示自己。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学习中积极参与,听从老师的口令,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勇敢、果断、敏捷和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五、本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双脚起跳、双脚落地

教学难点:上下肢协调自然、轻轻落地

六、教学方法:

为了很好的达成教学目标,解决本课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基于水平一学生的身心特点,本课采用了游戏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参与热情,在情境教学中,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跳跃的乐趣,潜移默化的寓教于乐。通过示范讲解法,引导、提高学生的观察、模仿学习能力。在学生自主学练中教师通过巡视指导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观察法进行观察模仿教师示范动作,在练习法中学生通过不断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熟练掌握技术动作。











双脚跳与游戏教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教法与要求

3´


1.课前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



1.检查服装,排除安全隐患。


2.安排见习生。


3.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1.快速集合,精神饱满,自我安全检查;


2.向老师问好,与老师互动,知道上课内容;


3.清楚上课要求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


组织要求:集合整队快、静、齐,精神饱满、阳光自信。

7´

热身游戏

木头人》

游戏方法

随着音乐响起,学生在规定场地内散点走动(齐步走、踮脚尖走、脚跟走、脚外侧走)活动身体部位,要保持安全距离,根据音乐提示模仿动物的跳跃动作(青蛙、袋鼠小白兔引出双脚起跳,双脚落地,走动中和同学有礼貌的打招呼,(在走跑过程中避开场地器材,)  







1.教师示范、讲解游戏方法,提出游戏要求,引导学生游戏。


2. 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3. 引导学生活动身体,引出双脚起跳,双脚落地。


4.提出游戏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5.及时评价游戏中表现好的学生,提出不足之处。




1.听清教师游戏方法和规则、要求,有序游戏。


2.观察模仿教师动作,尽量准确做出相应动作。


3.注意力集中注意老师的提示语,积极游戏。


4. 游戏中向表现提出的优秀生学习他们的游戏方法。


5. 树立安全游戏的意识,积极躲避场地的安全因素,和同学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6.奖励机制

组织队形:散点站立

组织要求:充分活动身体各部位,游戏时保持安全距离,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力集中,要求完成教师指令。

设计意图:通过木头人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热身效果,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运动带来的快乐,在游戏中学会和同学交往,培养学生的礼貌和交往能力,并将身体逐步过渡到课堂状态,养成课前热身习惯,预防活动损伤。

23´


1.教师示范讲解双脚跳技术动作

2.学生在老师统一口令下集体练习分组练习双脚跳,体验双脚起跳、双脚轻轻落地。

3.在音乐的带动下尝试双脚连续跳。

4.游戏:《和数字宝宝交朋友》

游戏方法:在场地内设置彩色地垫,每块地垫上有不同的数字,学生用双脚跳的方式去找寻不同的数字,并且记住他们的顺序,能说出数字之和,在音乐的提示下统一进行。


6. 游戏:《开火车》

学生每四人一组,前后站立,后面同学双手搭肩于前面同学,促进学、练、赛教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1.教师示范、讲解双脚跳动作提出要求,并且语言引导


2.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双脚跳,提出练习要求:起跳时用力蹬地,膝关节向上顶,落地时双脚轻轻落地,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错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评价,优秀生示范,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4.在教师准备的音乐提示下进行节奏连续跳跃,培养学生的感知思维


5.教师组织《和数字宝宝交朋友》游戏,提出游戏规则和要求,与学生一起游戏。



1.听老师讲解,看老师示范,在老师的提示语下模仿练习双脚跳。


2.在老师统一口令下集体练习双脚跳。


3.分组练习,教师评价,学生互评。


4.听音乐体验双脚连续跳跃中双脚用力蹬地,轻轻落地。


5.在音乐中体验双脚跳跃和数字游戏的乐趣,比试跳跃节奏、跳跃能力、快速的思维发散。




6.学生在游戏中学会礼貌和安全避让。


7.在游戏中体验运动乐趣,培养规则意识,活跃思维。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两人一组


× × × ×

× × × ×

× × × ×

× × × ×

游戏队形:散点站立

组织要求:

观察、体验、思考、模仿练习,遵守游戏规则,激情挑战。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方法的练习,层层递进,使学生逐渐掌握双脚跳的动作技术,由于一年级学生骨骼、肌肉发育还不完善,所以设计不同的游戏练习形式,增加趣味性和激发练习兴趣。发展体能,协调,力量素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和成功感。

5´


体能练习:

《穿越隧道》


游戏方法:一部分学生先用手脚俯卧支撑搭桥,另一部分学生手脚爬行方式钻过桥,挑战规定时间钻桥的数量和质量,时间到,角色互换继续游戏。




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方法和规则。


2.教师和学生一起游戏。


3.教师及时评价游戏。


4.学生相互评价游戏中队友的表现。


5.及时纠正游戏中的不足之处。


1.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游戏规则、方法,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


2.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快乐游戏。


3.分享运动带来的快乐。

学会坚持、合作,乐于运动。


组织队形:散点站立

组织要求:爬行中保持安全距离,积极游戏

设计意图本课主教材是跳跃练习,以下肢练习为主,在课课练中为达到身体运动能力均衡发展,以上肢核心力量练习来进行补偿性身体素质练习


2´

一、放松活动

1.拉伸活动。


2.放松身心(在音乐带动下进行放松拉伸


二、课后小结(以鼓励表扬为主)


三、收回器材


四、师生道别

1.组织拉伸、放松活动,示范引领。


2.小结回顾本课,以表扬鼓励为主,提出改进之处。


3.宣布下课。

1.按要求拉伸,在教师引导下做放松、拉伸


2.回忆课堂表现,交流体育活动的乐趣,努力的自己喝彩;


3.师生再见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

组织要求:身心愉悦、敢于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放松拉伸使学生身体恢复平缓状态,养成运动后的整理习惯,通过小结使学生认识课堂中的不足之处,勇于分享体育活动的乐趣

课后延伸


和家庭成员一起做《跳房子》游戏

要求:场地平整,无安全隐患

运动

负荷

预设指标:

练习密度:60%左右

平均心率:125-130次/分

练习强度:中强



在本节课的开始部分严格学生的常规要求,对学生的队列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安全常识,日常礼仪,收效较好,能按老师预设的要求达到精神饱满,阳光自信。

准备部分,通过游戏教学法使学生走进游戏世界,利用音乐使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学习各种动物的行走,学生玩的不亦乐乎,达到了热身的效果,同时发展了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在老师的提示语下进行身体各关节的活动,让学生知道进行体育锻炼前要进行热身活动,预防运动损伤,但在游戏中,由于水平一的学生认知能力不够,在安全距离的保持上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调整场地的设置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基本部分是本节课的重要学练环节,通过体验双脚跳,轻轻的落地,让学生感知跳跃能力,感空间感,体验用力蹬地,屈膝缓冲,轻轻落地,学生还是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完成,落地较重,让学生模仿袋鼠、青蛙等动物的跳跃落地时,效果较好,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在接下来的双脚跳中,85%以上的学生能按老师预设的要求去完成,在最后的听音乐节奏跳游戏中,用音乐节奏来培养孩子的感知思维,学生完全能在音乐的引导下按节奏完成,说明学生的节奏感是非常好的,只是需要我们体育老师用心去设计。游戏《和数字宝宝交朋友》使学生在在跳跃过程 中发展他们的跳跃能力的同时,尝试探索体育与数学的学科融合,培养学生在运动干预下的灵感思维能力,在最后的体能练习中设计了趣味课课练小蚂蚁交朋友》,相遇时进行单臂支撑的击掌,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非常积极,累但能快乐、坚持去做游戏,达到了预设的乐动体能素养的培养。

在结束部分的放松中学生能在音乐的带动下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放松,使学生身心舒缓,小结中学生能积极的分享体育活动带给自己的乐趣,培养了学生交流表达能力,师生能在快乐的氛围中道别

通过本节《双脚跳与游戏》教学,我发现,对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应该从小就开始,少年儿童在幼儿时就常表现出良好的创造力,想象力,因此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学习,使他们形成创造学习的习惯,这样一来,不仅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能使学生形成感知思维能力、灵感思维、创新的意识能力,获得成功体验。本课从游戏中的问题出发,使学生解决轻轻落地问题,他们充分体验到心理的满足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的创意与我们的课堂预设不一致时,千万不能扼杀学生的想象力,新的活动方式或游戏规则常常会在这样的情景中产生,提倡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学习,也不是说样样事情都需要学生去创造,我们体育老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体育教学中,需要将老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创造结合起来,这样我们的体育课才会更精彩,学生也会更加喜爱体育课。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