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资源库

《传统节日》——徐安晴

     2022年07月12日 22:40     徐安晴      打印   [字号: ]    

同学们好!很高兴在“思晓云课堂”又和大家见面了。新的学期,天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进入崭新的学习旅程,希望大家继续在听、说、读、写、思中启迪思维,在轻松学习中快乐成长。好啦,今天我们进入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学习——《传统节日》。


教学过程:

板块一:听一听

一、辨猜节日,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

2.游戏:下面我们就做个“听词猜节日”的游戏,比一比谁听得认真,猜得准。

吃汤圆 猜灯谜  (元宵节)

吃粽子 赛龙舟  (端午节)

吃月饼 赏明月  (中秋节)

3.揭题

这些世世代代都过的节日,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感受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请大家齐读课题“传统节日”。

4.认读“传统”

一个前鼻音,一个后鼻音。我们可以利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编口诀认识“传”。比如:车来就是转,转动的转;石来就是砖,砖头的砖。人来就是传,传统的传。

5.过渡:中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请大家把课本翻到31页,让我们伴着朗诵,一边读一边在书中用横线画出来。(插入朗读音视频)

二、细读感悟,识字学文  【随文识字】

(一)整体感知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我国的七个传统节日:春节 元宵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以及每个节日的风俗习惯。

(二)春节到,人欢笑,窗花,放鞭炮。

1.师: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月初一的春节是中国人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这是一个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节日。这一天,人们喜欢做些什么呢?(贴窗花,放鞭炮)

2.学习字。站-+=

3.你家是怎样过春节的?把你过春节的习俗仿照课文的样子说一说。(插入两个学生音频)

春节到,

人欢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剪窗花,贴对联) (拜新年,吃饺子)

(三)元节,看花灯,大街小人如潮。

1.师:热热闹闹过完春节,正月十五迎来了下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人们都出来赏花灯、猜灯谜、放烟火、舞雄狮,大街上可真是热闹非凡啊,用课文中的话来说便是“大街小巷人如潮”。

2.认读“巷”字

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巷”字呢?我们西安有很多的巷子,比如:粉巷、笔店巷、冰窖巷等等。比街窄的便是小巷了。

3.元宵佳节,看花灯的人挤满了大街小巷,除了“人如潮”,还可以怎么形容?(插入学生音频)

4.指导朗读

春节、元宵节都是团圆的节日,让我们带着轻快的语气一起来读一读吧。

(四)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扫。

1.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描述的又是哪一个传统节日呢?没错,就是清明,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2.识读“祭”字

清明节这天人们通常会去祭扫。你们瞧这就是“祭”字,左上部分是带血的牲肉,右边像手,下面像祭桌。清明祭扫是为了缅怀为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先人。

3.清明节又名寒食节,相传这天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这一天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4.指导朗读,读出低沉、缅怀之情。


板块二:说一说

清明节过后,又将迎来哪些有趣的传统节日呢?天天老师用表格梳理出来了,你们瞧。请你们选一两个节日,说说你是如何过节的吧。(插入学生视频)


板块三:读一读

同学们的传统节日活动真是多姿多彩啊!那诗人笔下,古人又有哪些有趣的活动呢?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吧!(配朗诵音乐)

师:唐代诗人林杰在乞巧节,看到这样的画面: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师:大诗人李白,在中秋佳节月下独酌,这样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师:重阳时节,诗人王维登高而作: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板块四:写一写

古人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与美好期盼从字里行间中流露。本节课我们还要会写“贴”“街”九个生字。我们要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写字注意三个一。今天我们重点学习“街”字。

“街”,是我们第一次书写左中右结构的生字,书写时要注意各部件衔接紧密,两边部件适当重,宜伸不宜缩,中间部件须匀称、写正。

板块五:想一想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家。我国的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他们是怎么度过的呢?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


板块六:画一画

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古老文化。请你们拿出手中的画笔,画一画你最喜欢的传统佳节,让我们把传统节日中的美好文化和独特民俗继续传承下去吧。



结束语:

好啦,今天的奇妙语文学习之旅到这里就结束了,同学们,再见!


节日

时间

风俗

春节

正月初一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

正月十五

看花灯,吃元宵

清明节

四月五日前后

去祭扫,来踏青

端午节

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

乞巧节

七月初七

会鹊桥,拜织女

中秋节

八月十五

吃月饼,赏圆月

重阳节

九月初九

登山、赏菊,要敬老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