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资源库

《浅谈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策略》

     2022年07月11日 16:09     刘宏月      打印   [字号: ]    


浅谈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策略

【内容提要】小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市基础教育的顽症,多年来减负并未真正落到实处,也一直为家长和媒体所诟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仅仅在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也在于现代家长“唯成绩论”的错误价值观,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课业减负  教育改革  素质教育

小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市基础教育的顽症,多年来减负并未真正落到实处,也一直为家长和媒体所诟病。如何真正做到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也一直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笔者作为一线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对如何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也有着自己的见解。

   一、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

1. 家长望子成龙,盲目攀比。

“望子成龙”是古往今来所有父母的愿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怪圈: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减负,家长在家里增负。尽管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尽可能少给学生布置作业,但却导致部分家长在外为学生报各种补习班、特长班,甚至有些学生不是在补习班就是在去补习班的路上,吃饭都只能在车上,极大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产生极端厌学情绪。

2.学校追求成绩,不敢改革。

有些所谓名校,为了追求成绩,明面上高调课改,但依然穿新鞋,走老路,总是担心少留作业,少练习会影响成绩,于是给学生留大量作业。为了完成作业,学生不得不牺牲大量自由活动时间,压缩正常休息时间,减少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

3.教学评价单一,考试频繁。

很多学校评价学生只是以成绩为主要参数,而学生成绩又往往与教师学期考评息息相关。因而教师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大量做题,使学生超负荷运转。调查表明,小学生较多的作业,存在着内容大量重复、方式简单机械甚至要有家长代劳的情况,不仅增加了学生负担,更给学生家长带来了很多压力。

二、减负策略

1.均衡教育资源,淡化名校光环。

小学生课业压力沉重的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来自于“名校光环”。不在名校的,家长不断给予学生压力,让他们在小升初的时候能够迈入名校的门槛;已经在名校的,就更要有名校学生的觉悟,不考上五大名校就对不起老师、对不起家长。因此,我市极度不均衡的教育资源已成为了横在素质教育改革道路上的一座大山,要真正进行教育改革,必须首先有着均衡的教育资源,有了均衡的教育资源,家长才可能不再因为一味追求“名校光环”而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2.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

  教师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知识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强大后盾。我们的教师必须走出西安看西安,不能固步自封,要承认差距,不断学习,才能做到优化自己、优化课堂、优化教学。现代化的教师必须抛弃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吸取成功新颖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要走特色之路,根据自己的学生特点,结合自己教学特点,设计出新颖、富有活力的教学过程。教师有了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知识,高质量的备课教案,高艺术的教法,上好每一节课,学生在课堂上知识都掌握了,不用加班补课,这才能真正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生真正地变“学会”为“会学”,变“死学”为“活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地应用知识,这是“减负增效”所需要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3.宣传制度结合,改变传统观念。

大部分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然而过高的期望和过分的关心导致了子女心理压力过重,心理调查研究表明,焦虑、抑郁等心理现象的发生正在不断低龄化,而造成中小学生产生焦虑、抑郁心理的主要原因就是课业压力,尤其是父母期望带来的课业压力。家长唯成绩论的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与行为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苦差事,由此加重了学生失败、挫折、无助等消极的心理体验和心理负担。近年来,我市不断出台中小学减负措施,多家媒体也对此进行了大量宣传,2018年,西安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西安市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实施办法》,对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具体的实施仍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家长形成合力,而改变多年来形成的教育积弊亦非一朝一夕之事。

总之,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本质是切实推进素质教育,适应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但同时,“减负”这项系统工程还需社会、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统一思想,才能更见成效,更深入人心,我们的孩子们才能够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不再做死读书,读死书的“考试型人才”,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会蓬勃发展。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