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息技术“点燃”体育教学
钟炜珊
随着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教育技术也随之发展。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手段为各科教学所采用,运用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可以向学生更好的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学习,形成良好动作定势和体育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看到“部分”,也能看到“整体”;不仅看到问题的各种表现形式,也能看到问题的实质所在,避免局限及各个部分连接产生的缺口,交互反馈、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融合
1用信息技术突破体育教学重难点
学生学习运动技术动作的过程中,教师的直观示范必不可少,但往往一些较为复杂的、连续的、快捷的技术动作的直观效果不佳。面对这种情况,利用学校的多媒设备,通过分解动作和慢镜头呈现,并对动作的各个阶段加以分解处理,清晰地模拟演示出技术动作细节。让学生在多媒体上仔细地看清每一个动作环节和肢体每一处的运动轨迹与方式,增加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直观体验,便于学生理解动作效用和含义。教学中再结合教师的讲解与直观示范,为学生学习技术动作提供方便。比如教学前滚翻的技术动作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前滚翻的技术动作要领通过屏幕展示,播放技术动作,分解动作,并通过动作慢镜头讲述动作的要领,并将文字解释出示在相应的动作旁边。这种技术动作视频和分解动作的定格,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学生纷纷模仿动作。这对于学生形成动作概念、建立动作表象和掌握动作技能有重要意义。
2信息技术用于体育教学的方式方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文、声、图、像等表现功能,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把教学难点分解成图像,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对运动技术形成的过程一目了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录制微课提前让学生课前进行观看预习,通过录制视频展示各个技术环节,通过慢动作、停镜、特写、重放等相结合的讲解将教学的动作难点与转瞬即逝的动作展示问题得到合理解决。同时使用手机投屏功能,将学生练习视频或定格照片在大屏幕上播放,使学生可回顾观看自己完成的技术动作是否准确,增强学生自主评价意识,教师还可以通过动画对比展示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帮助学生抓住动作技术的关键,达到透彻的了解技术动作要领及具体步骤的目标,提高学习效率,缩短教学过程。
3信息技术用于课堂的教学案例描述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水平一)二年级《前滚翻》
(1)准备部分:本课利用LED电子大屏幕出示体操比赛视频,了解体操和对前滚翻有一个初印象。运用图像音频设计课件,让学生进入到设计的情境中,同时让学生们快速进入课堂并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练积极性。
(2)基本部分:热身完后,利用LED大屏幕展示前滚翻的整个技术动作。通过屏幕展示教师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图形分解以及将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滚动-枕骨、肩、臀部依次触垫-抱小腿团身成蹲撑的文字解释出示在相应动作的旁边,结合课堂上的需要使画面重复播放、讲解,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这样,学生的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练习起来便会更有劲,更主动,对动作要领便能直观理解,掌握技术动作也就更快。这点也符合了儿童对直观、有趣、新奇的事物更容易理解,更具有强烈认同感的这一心理特征。
在练习过程中采用手机投屏的方法在学生学练过程中进行录像,投屏至LED大屏幕让所有学生都能观看到自己以及其他同学的练习实况,同时与学生一起分析比较,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练习效率。还可以解决教师巡视评价不全面不及时的局限性。
在游戏环节“我是特种兵”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基础上融入数学计算,将10以内的混合加减法运算在大屏幕上显示,显示到对应数号的学生到达指定位置进行前滚翻与单脚跳再绕过体操垫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反应速度与体能练习。
同时课件还设置了小组评价奖励机制,得到表扬或者表现好的小组进行加分奖励,画面丰富有趣,配上特效音,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胜负欲,在比赛过程中为团队争得荣誉,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3)放松部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播放视频组织学生与同伴双人进行合作拉伸,更直观地观看到动作同时听着柔美的音乐进行深度的放松。
随着智能体育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多媒体、希沃白板、智能手机、运动手环、心率监测仪、体测智能设备等,还有很多制作软件如:剪映、汗微微课、GIF动图制作等信息技术手段深度融合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育的信息素养,也更好地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灵活性。
二、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融合的注意点
1.注重双主互动 合作学习
实行双主互动合作学习,发挥老师运用信息技术的主导性及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主体性。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结构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与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的整合,既要求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运用好信息技术,更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其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思想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以便培养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人才。
2.注重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的交互性
体育课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这也是体育教学的核心要求。由于多媒体、网络的自身特性,互动式体育教学中作为教学活动两极的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必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趋势就是教师可能从以前教学的主导地位部分地向辅助、支持地位转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将更为平等与民主,学生也将更多的作为主动的行为者出现在学习领域,张扬个性。学生在通过信息技术、多种学习策略和多种运动形式主动锻炼的同时,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机调控。所以,教师要确立互动的观念,摆正使用信息技术的地位,营造体育课堂教学的和谐气氛,让每个学生都能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创造实现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让信息技术为自己所用。
3.体育课中的信息技术要用得适度
信息技术的参与使课堂教学从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发展为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要素,拓宽了教学视野,充实了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信息渠道。但长期以来,广大一线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积累诸多优秀的教学经验,不能为了体现所谓的现代化教学而完全放弃原来那些好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教学手段。我们既要保留传统教学中好的东西,又要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应把多媒体当做一种体育教学的工具,科学合理地使用。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媒体参与的必要性,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创设和展示丰富多彩的而有意义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创建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另一方面,要把握媒体参与的合理性,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是为了应用而应用,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充分发展潜能。因此,是否依据学生的发展的规律与特点运用多信息技术,是衡量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否有效的标准。
总之,体育教师要学会认识和感知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中,促进学校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学与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是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这种立体式的教学具有内在感染力,因而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只要体育一线教师共同为之努力、开发、研究,那么体育教学必将呈现新的面貌。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