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资源库

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质量

     2022年06月19日 00:54           打印   [字号: ]    

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质量  

2022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给我的感触最深,在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从而真正享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而作为教师,要如何最大化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我认为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点尝试:

1.从情境入手,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生动有趣的情境更能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尽量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感兴趣的东西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让学生产生一种新奇的感觉,从而产生一种主动探索的欲望。

2.利用动手实践,发展兴趣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儿童更是如此。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自己读过的能记住10%,自己听过的能记住20%,自己看过的能记住30%,自己说过的能记住70%,而自己做过的能记住90%。因此,多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多种感官投入学习活动,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多利用鼓励评价,保持兴趣

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表扬学生,让其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对学习产生源源不断的兴趣。

4.联系生活,增添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但学生往往把学习知识与生活实际相分离。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多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自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那么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更加浓厚。

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不是负担,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的质量。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