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有多长
1. 教学内容:
北师大教材二年级上第六单元测量49~50页“教室有多长”。
2.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正式学习厘米之前专门设计的一节课,目的是通过学生用非标准单位测量教室的长度,初步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学会度量的方法,能够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度量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
3.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很多时候需要借助一定的外部活动来帮助理解。本节课以3个问题贯穿始终,为学生创设了思考、操作的空间,提供了经历、体会、积累直接经验的机会。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与测量,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动手操作能力,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 。
5.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不同物体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6.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7.媒体资源:手机移动终端镜像投屏,尺、书、文具盒、易拉罐。
一、操作活动
活动一:测量教室的长度
(一)讨论测量方法
师:同学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和同伴们学习,你们开心吗?那你知道咱们教室的长大约是多少吗?你们认为教室的长应该从哪儿到哪儿?怎样量教室的长度?
预设1:用尺子量;
师:这是个好方法,没有尺子还可以用什么测量?想想身边的物品。用我们的数学书可以吗?
预设2:用尺子量,用数学书量;用文具盒量;用脚量;
预设3:用数学书量;用文具盒量;用脚量;
(二)小组合作,实践经历。
1.活动前提出要求。
下面,我们就用这些物品来量一量教室的长。分小组测量。测量之前,来看要求。
(1)选择什么测量工具,
(2)确定好谁测量,谁录像,谁填表,谁汇报。
(3)时间大致8分钟。
谁来说说测量要求。
谁能再说说测量要求?
2.小组测量
学生活动时,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在测量过程中的典型的、创新性的方法,对于学生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便于汇报展示。
3. 交流汇报测量结果
(1)提出汇报要求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要求小组汇报时,要说清楚本组的测量结果。
师:各组均已测量完毕,现在分小组汇报测量结果。看汇报要求:
汇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我们小组选择的测量工具是……
我们是这样测量的怎么测量的……
通过测量,发现教室的长是( )个( )的长度。
(2)小组依次汇报
教师在黑板上呈现各组测量结果。
(3)组织学生讨论:在量的过程中你们小组遇到了什么问题或困难?如何解决?要注意什么问题?(预设:要做好标记;一个挨着一个摆好;记住一共量了多少次… )
4、师问生讨论:同样的教室,同样的长度,为什么大家测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呢?要使测量结果相同,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办呢?
预设:
(1)测量工具不一样,测量的结果也不同。工具短次数多反之次数少。要想使测量结果大家都明确,统一测量标准很必要。
(2)根据测量的长度,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师:如果重新让你测量教室的长,你认为什么测量工具最合适?
根据测量长度选择合适的工具。
5.丰富数学文化,再次感受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
师:通过刚才的实践操作,我们积累了一些测量经验,下面来看看
古人测量长度的视频,了解人类的祖先测量长度的方法。
设计意图:感受测量标准不确定带来的不便。再次体会统一确定的测量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活动二:摞易拉罐,看谁摞得高。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视频及今天的测量及汇报,我们可以看到统一测量工具多么重要!现在我们就以这种易拉罐为统一的工具,比一比,看谁摆的高。
(一)教师提出活动规则
一个接着一个往上摆,不能倒,30秒时间,谁摆得最高,谁就获胜。
(二)找2个小组到前面摆,其他小组当裁判。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个组摆的高?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归纳:长度标准(长度单位)相同,长度单位的数量越多总长越长。
标准相同,次数多的物体长。
活动三:用易拉罐测课桌的长。
归纳收获:标准相同,次数相同长度相同。
活动四:用向同数目的回形针测木条的长。
师:你们的意思是如果测量工具的数量相同,长度就一定相同是吗?
(一)出示问题情境,引出问题
1.课件出示课本图。学生观察,理解图意。淘气和笑笑分别用回形针测量两根木条的长。
2.你能看懂这幅图吗?谁能给大家说一说?
3.他们俩人分别得出了一个结论。你同意谁的结论呢?
(二)思考辨析,达成共识。
1.学生独立思考
2.同桌讨论。
3.辨析汇报。(可采取小组辩论赛)
4.活动总结。虽然都是3个,但是由于回形针的长短不同,回形针长的,木条肯定长。可见,测量长度时,测量单位必须统一。(可以同步板书:只有测量工具相同时,测量次数相同,长度才相同。
如果想把让这句话正确,你觉得应该添加一个什么条件?
学生淘气和笑笑用回形针测木条,都是三个回形针的长,他们的木条一样长。说一说谁的木条长。
展示结果:笑笑的木条比淘气的木条长。
教师归纳:数量相同,长度标准不同,总长不同。
师:收获了这么多知识后,你能不能添一个词语从而确保这句话正确?
淘气和笑笑用相同的回形针测木条,都是三个回形针的长,他们的木条一样长。( )
活动五:估一估身高
师:好,说得很准确,为了奖励大家,给你们讲个有趣的故事。
郑人买履
生:……
师:对,脚就是测量工具。其实,我们身上自带很多测量工具。比如……
师:其实,估计身高时人们还经常用头长作为工具。
一般来说,想你们这么大的儿童,像老师这样的成人
(一)估一估你的身高是你的几个头长?
1.同桌之间互相估计
2.师展示,得出结论:像你们这么大的儿童身高大约是 6个头长。
(二)估一估老师的身高是老师的几个头长
师展示,得出结论:成年女性的身高大约是 7个头长。
刚才我们用头长估计了身高,其实,聪明的古人就经常用身体为工具测量长度。一起来看看。
二、课堂小结
通过测量活动,掌握了测量长度的方法,我们知道: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结果就(不同),也就是测量标准不同,测量结果(不同)。测量标准相同时,测量次数越多,长度越(长),测量次数越少,长度越(短),因此,(统一)测量标准很重要,我们要根据要测量的物体长度,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我们还知道了人的身高和头长有一定的关系,我国二年级的小学生身高大约是(6)个头长,成年女性的身高一般是(7)个头长,可见人体隐藏着很多有趣的长度关系呢。
在这节课的小组活动中,我们每个组员都承担了一个小任务,大家互相(合作)完成了小组大任务。这让我感受到,每个人都要勇于承担,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然后大家互相(合作)互相启发,我们才会变得更(智慧)。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