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资源库

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坐井观天》

     2022年06月17日 17:21           打印   [字号: ]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一语B 李娅  

【课前解析】    

《坐井观天》是一篇短小精悍又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课文主要通过青蛙和小鸟精简传神的三次对话,讲述了一个含有深刻寓意的故事:经常在天上飞的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而长期居住在井底的青蛙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无奈只能请青蛙自己跳出来看看。这篇寓言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故事情节的展开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实现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分角色朗读来读好对话,理解故事寓意。  

【关注课题】    

“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眼界狭窄、所见有限。教学时,也可联系另一成语“井底之蛙”(比喻那些见识狭窄、目光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来理解。  

【关注插图】    

本文的插图中小鸟和青蛙分别居于井外世界和井内,也正是因为所处位置的不同,才导致了二者的眼界不同,所以看法也不同。  

【关注词语】坐井观天、井沿、回答、口渴、大话、井口、无边无际。将词语放进课文的语境中去理解会事半功倍,也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例如“井沿”可以通过图片理解,“大话、无边无际”适合随文识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欢迎来到词语乐园)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宝箱,一起打开看看里面藏着什么?哦原来邀请大家到词语乐园,一起来挑战一下吧。认读词语。  

井沿    喝水  口渴  无边无际  

弄错   回答  大话  抬头  

评价:字正腔圆,读得真好,孩子们。  

  2.第二关疯狂猜成语,再来挑战一下。(蒙层)  

咱班的孩子真聪明,为了奖励你们,老师把这两个朋友带来了,一位是青蛙,一位是小鸟。小鸟在天上,青蛙在地上,这两个动物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  

3.出示课题: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坐,两人坐在土上;观,注意又的第二笔是长点,见的第一笔竖紧贴竖中线,最后一笔是竖弯钩。)那么题目的意思就是坐在井里看天。齐读课题不要拖音。  

(二)整体感知  

1.一起走进课文动画,播放《坐井观天》课文动画,边看边思考: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有多大。小鸟和青蛙在哪里争论?  

填空( 生:井底----青蛙    生:井沿----小鸟。)  

2.理解井沿。 (谁能准确贴出他们的位置,指名让学生摆放) 井的边上叫井沿,碗的边上叫碗沿,帽子的边沿叫帽研。沿就是边的意思。  

(三)朗读感悟、学习课文。  

青蛙和小鸟是怎么争论的呢?请同学认真默读课文2-7自然段,想一想:青蛙和小鸟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  

请用“——”划出青蛙说的话,用“﹏”划出小鸟说的话。(老师要提醒大家,一问一答有问有答算一次对话,)  

1.现在我们就来读读他们的第一次对话。   

男同学读青蛙的话,女同学读小鸟的话。  

(1) 指导朗读:(一百里有多远呢?咱们学校的操场一圈200米,一百里就要围绕咱们的操场跑250多圈,你们说远不远?你们说小鸟累不累?把这种又渴又累的感觉读出来。重读一百多里,体会小鸟的生存环境。读书这种感觉。(同桌之间分角色读读)  

(2) 飞了一百多里,你觉得小鸟飞越了哪些地方?  

现在请同学起立,让我们张开翅膀,跟着小鸟飞过蔚蓝的大海,美丽的草原,荒凉的沙漠,飞呀飞,飞过很多地方,看到填的边了吗?小鸟可能飞过了(高山、草原、大海、沙漠)......播放视频    

小结:小鸟飞了这么远的路,看见了这么多东西,所以他见多识广 。可是青蛙相信他的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看课件感悟第二次对话。  

男生女生分角色来读。  

1)关于“天有多大”这一问题,青蛙和小鸟分别是怎样认为的?  

    预设: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  

(板书:青蛙——井口那么大   小鸟——无边无际)  

2)理解“大话”。什么样的话是大话呢?吹牛、夸张、不切实际。  

 3)在青蛙的眼中天是什么样的?(板书:井口大小)齐读,这真是一只自以为是的青蛙。指名朗读青蛙的话(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4)师问: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用文中一个词来形容(板书:无边无际,形容范围极广,大的没有边界。)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  

 想象拓展说话:还有什么可以说是无边无际的?预设:大海、沙漠、田野......

4.学习“无边无际”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用无边无际来形容?(PPT展示图片)指名朗读小鸟的话(读出劝告的语气)  

同桌练读对话,加上神态、动作、句前提示语读出相应语气。    

过渡:青蛙和小鸟都坚持自己是对的,谁也不让谁,于是有了接下来的对话。  

5.感悟第三次对话。(出示PPT  

请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你们认为青蛙和小鸟谁对?为什么?  

想象拓展。小鸟:“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我曾飞过     ,飞过     ,还没有看到天的边际,大得很哪。”(见多识广)  

青蛙错在了哪里,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做实验:纸筒游戏。请同学们把书卷成圆筒状,对着黑板看,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强调一部分,你只看到了一部分。那小青蛙也是只看到了天的一部分)对呀,原来是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所以她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体会视角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  

同桌分角色朗读,说说青蛙和小鸟的笑有何不同。  

教师明确:青蛙的笑是自以为是的笑,说明它很自大;小鸟的笑是无奈的笑,是又可气又好笑,无奈着急与青蛙的笑形成对比。  

(四)拓展想象  

眼见为实,同学们,我们来个改造大计划,我们一起带青蛙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吧。  

师:小朋友们的想象真丰富,语言真优美,相信你们能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让我们有滋有味地分角色朗读第三次对话。  

(五)课堂小结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这样才能见多识广,看得全面。我们不能像井底的青蛙一样眼界狭窄,对万千世界认识不足,见识短浅又盲目自大。老师希望咱们每一位同学都要从小多学知识,多读书,多走出去看看,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才不会成为一个像井底之蛙一样的人。最后老师总给大家一句话: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六)作业布置  

今天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回家后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还可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寓言成语故事,然后到班上来一起交流分享。  

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文本框: 站得高看得远







         

站得高看得远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一语B 李娅

【课前解析】

《坐井观天》是一篇短小精悍又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课文主要通过青蛙和小鸟精简传神的三次对话,讲述了一个含有深刻寓意的故事:经常在天上飞的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而长期居住在井底的青蛙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无奈只能请青蛙自己跳出来看看。这篇寓言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故事情节的展开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实现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分角色朗读来读好对话,理解故事寓意。

【关注课题】

“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眼界狭窄、所见有限。教学时,也可联系另一成语“井底之蛙”(比喻那些见识狭窄、目光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来理解。

【关注插图】

本文的插图中小鸟和青蛙分别居于井外世界和井内,也正是因为所处位置的不同,才导致了二者的眼界不同,所以看法也不同。

【关注词语】坐井观天、井沿、回答、口渴、大话、井口、无边无际。将词语放进课文的语境中去理解会事半功倍,也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例如“井沿”可以通过图片理解,“大话、无边无际”适合随文识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欢迎来到词语乐园)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宝箱,一起打开看看里面藏着什么?哦原来邀请大家到词语乐园,一起来挑战一下吧。认读词语。

井沿   喝水 口渴 无边无际

弄错 回答 大话 抬头

评价:字正腔圆,读得真好,孩子们。

2.第二关疯狂猜成语,再来挑战一下。(蒙层)

咱班的孩子真聪明,为了奖励你们,老师把这两个朋友带来了,一位是青蛙,一位是小鸟。小鸟在天上,青蛙在地上,这两个动物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

3.出示课题: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坐,两人坐在土上;观,注意又的第二笔是长点,见的第一笔竖紧贴竖中线,最后一笔是竖弯钩。)那么题目的意思就是坐在井里看天。齐读课题不要拖音。

(二)整体感知

1.一起走进课文动画,播放《坐井观天》课文动画,边看边思考: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有多大。小鸟和青蛙在哪里争论?

填空( 生:井底----青蛙    生:井沿----小鸟。)

2.理解井沿。 (谁能准确贴出他们的位置,指名让学生摆放) 井的边上叫井沿,碗的边上叫碗沿,帽子的边沿叫帽研。沿就是边的意思。

(三)朗读感悟、学习课文。

青蛙和小鸟是怎么争论的呢?请同学认真默读课文2-7自然段,想一想:青蛙和小鸟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

请用“——”划出青蛙说的话,用“﹏”划出小鸟说的话。(老师要提醒大家,一问一答有问有答算一次对话,)

1.现在我们就来读读他们的第一次对话。 

男同学读青蛙的话,女同学读小鸟的话。

(1)指导朗读:(一百里有多远呢?咱们学校的操场一圈200米,一百里就要围绕咱们的操场跑250多圈,你们说远不远?你们说小鸟累不累?把这种又渴又累的感觉读出来。重读一百多里,体会小鸟的生存环境。读书这种感觉。(同桌之间分角色读读)

(2)飞了一百多里,你觉得小鸟飞越了哪些地方?

现在请同学起立,让我们张开翅膀,跟着小鸟飞过蔚蓝的大海,美丽的草原,荒凉的沙漠,飞呀飞,飞过很多地方,看到填的边了吗?小鸟可能飞过了(高山、草原、大海、沙漠)。。。。。。播放视频

小结:小鸟飞了这么远的路,看见了这么多东西,所以他见多识广 。可是青蛙相信他的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看课件感悟第二次对话。

男生女生分角色来读。

1)关于“天有多大”这一问题,青蛙和小鸟分别是怎样认为的?

预设: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

(板书:青蛙——井口那么大  小鸟——无边无际)

2)理解“大话”。什么样的话是大话呢?吹牛、夸张、不切实际。

3)在青蛙的眼中天是什么样的?(板书:井口大小)齐读,这真是一只自以为是的青蛙。指名朗读青蛙的话(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4)师问: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用文中一个词来形容(板书:无边无际,形容范围极广,大的没有边界。)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

想象拓展说话:还有什么可以说是无边无际的?预设:大海、沙漠、田野......

4.学习“无边无际”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用无边无际来形容?(PPT展示图片)指名朗读小鸟的话(读出劝告的语气)

同桌练读对话,加上神态、动作、句前提示语读出相应语气。

过渡:青蛙和小鸟都坚持自己是对的,谁也不让谁,于是有了接下来的对话。

5.感悟第三次对话。(出示PPT

请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你们认为青蛙和小鸟谁对?为什么?

想象拓展。小鸟:“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我曾飞过 ,飞过 ,还没有看到天的边际,大得很哪。”(见多识广)

青蛙错在了哪里,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做实验:纸筒游戏。请同学们把书卷成圆筒状,对着黑板看,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强调一部分,你只看到了一部分。那小青蛙也是只看到了天的一部分)对呀,原来是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所以她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体会视角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

同桌分角色朗读,说说青蛙和小鸟的笑有何不同。

教师明确:青蛙的笑是自以为是的笑,说明它很自大;小鸟的笑是无奈的笑,是又可气又好笑,无奈着急与青蛙的笑形成对比。

(四)拓展想象

眼见为实,同学们,我们来个改造大计划,我们一起带青蛙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吧。

师:小朋友们的想象真丰富,语言真优美,相信你们能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让我们有滋有味地分角色朗读第三次对话。

(五)课堂小结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这样才能见多识广,看得全面。我们不能像井底的青蛙一样眼界狭窄,对万千世界认识不足,见识短浅又盲目自大。老师希望咱们每一位同学都要从小多学知识,多读书,多走出去看看,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才不会成为一个像井底之蛙一样的人。

最后老师总给大家一句话: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六)作业布置

今天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回家后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还可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寓言成语故事,然后到班上来一起交流分享。

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文本框: 站得高看得远







 

站得高看得远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