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资源库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日月明》

     2022年06月17日 17:13           打印   [字号: ]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

《日月明》教学设计

        一语B 李娅

教学目标:

1.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激发自主识字的热情。

2.趣味化朗读儿歌,领悟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积累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难点: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有人说汉字是世界上最难的字,可老师想说,汉字是世界是最美的字!那么你知道汉字是怎么来的呢?一起来看个小故事吧。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仓颉就是传说中的造字圣人。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日月明》中有趣的汉字,小手伸出来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预习检测

昨天老师要求线上完成两个作业,第一个作业是熟读课文,大家都做得非常好,现在老师选取了同学的朗读视频,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谁来评价一下?真好,我们以后朗读也好做到感情充沛。

为了奖励大家,我们玩个青蛙过河的游戏好不好?只要我们读得正确响亮,小青蛙就会跳上荷叶前进一步。准备好了吗?谁能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呢?大家真棒,不仅词语读得准确,连说话都这么动听。

第二个做作业是观看微课。还记得昨天所观看的微课中给你们介绍的这些汉字吗?你觉得哪个汉字最有趣,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吧。

大家来看这些字:

你们看,这是“日”,古人根据太阳的形状造出了这个“日”字,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太阳发光照亮大地。)继续,“月”字又让你看到了什么?想象一下:黑夜里,一轮明月送来光明。她们两个手拉手走在一起,读“mínɡ”,强调后鼻音。观察“明”字的构成部分,你们发现了什么?猜猜“明”是什么意思。(“明”字有日又有月,意思是光明、明亮。)

古时候,在田里面用力气干活的人是男子。女子在家里纺纱、织布。所以古人把田和力的意思合起来,造出上边田、下面力的“男”字。

“二人”为什么叫“从” ?后面的人跟着前面的人,就是“从”,意为“跟从”。 在中国文化里,“三”有时候表示许多的意思,那这里三个人在一起就代表许多人,人多即为“众”。

大家真厉害!

有什么特点呢?有什么规律呢?

在我们学习的汉字中,有许多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组成的,它的意思就是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这样的汉字我们就说它是“会意字”。

三、合作探究

请你拿出《自主学习任务单》,运用从微课中学到的方法,说说“尖、尘、林、森”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些字的意思的。

尖:一头大一头小就是“尖”。

尘:飘在空中的很小很小的土,就是“尘”

(猜谜语)森:上看一棵树,下看两棵树,仔细看一看,还有许多树。

一棵树连着一棵树,就是一片树林;

一片树林连着一片树林,就是森林。

谁表示的树木多?

四、拓展识字

运用所学的方法识字。

+=泪(眼睛里面流出的水就是眼泪)

+=休(人靠在树边歇息)

+=歪(“不正”的意思就是偏斜)

五、解疑答惑

1.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看图,图上孩子在做什么,你扶树苗,他培土,我浇水,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帮助小树安家。经过众人的努力,荒山变成树林,变成果园。)

2.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生活中还有什么事也能说明团结起来力量大?一只小蚂蚁搬不动一小块轻飘飘的面包屑,但是一群小蚂蚁在一起,可以搬动一只大青虫,也说明团结协作力量大。正如一句谚语所说的“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那我们读课文也一样,一个人声音不够大,我们一起读就会响亮。好!让我们齐读课文,感受汉字的奇妙,感受团结的力量!

六、畅谈收获

同学们,这几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不仅学习了会意识字法,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人造字的智慧。还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希望同学们都能学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七、实践作业:

搜集更多的会意字。

板书设计:

9 日月明

                   会 意 字

                  团结就是力量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