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一、教学方法 环节一 教学方法: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2.识记、书写“雷锋”的“锋”字。它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小右大,右下部的“丰”有三横,第二笔横稍短,第三笔横略长。 区别识记”峰、蜂、锋”。三个字部首不同,山字旁指山峰,虫子旁和昆虫有关,是蜜蜂的“蜂”,金字旁和金属有关,是锋利的“锋”。 3.指导读好课题:“哪里”带着呼唤的口吻,读出寻找的语气。 环节二 教学方法:初读课文——识字读词 1.随文识字,在语境中认读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不好读的字和感到新鲜的词。(2)开火车读课文,纠正字音。 (3)认读字词,强调字音:后鼻音“泞(nìng)、荆(jīng)、莹(yíng)曾(céng)、蒙(méng)”读准翘舌音“顺”。 (4)交流识字方法:形声字构字法识记、加一加、结构相近的字比较识记。 环节三 教学方法:巩固基础——规范书写 1.引导观察:请同学观察“昨、洒、温、暖”四个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2.引导观察:请同学再看看“冒、留、弯、背”四个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3.启发结构归类。 4.易错字重点指导:“冒”字要注意上面不是“日”,书写时上面部分写得扁而宽,两横不能与左右两边相连。“暖”字的右边是“爰”,要与“爱”区分。 5.学生书写,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 第二课时 一、教学方法 环节一 教学方法:朗读课文——读好语气 1.朗读一二小节,读好问答的语气。读第一句“你在哪里”声音要低要稳;第二句“你在哪里”直接发问,语气上扬,语调延长。 2.指导朗读回答的语句,读“瞧”后面的诗句要提高音调,读出肯定的语气。 3.引发思考:雷锋叔叔曾在哪里抱着迷路的孩子?联系上下文推测“泥泞”意思,想象画面读出情感。 4.师生对读:(1)同学问,老师答。(2)老师问,同学答。 环节二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理解感知 1.提出学习要求:雷锋叔叔还到过哪里呢?我们继续来读3、4自然段。 2.自由练读第3-4小节。 3.组内交流,班级汇报:读了“踏着路上的荆棘、洒下的汗滴”,好像让我们想到:在一条难行的小路上,雷锋背着年迈的大娘吃力地前行。通过“背、踏、洒”几个动词,可以看出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很吃力。 环节三: 教学方法:反复朗读——体会人物形象 1.请同学自己读一读最后一小节,想一想大家是怎样找到雷锋叔叔的。 2.小结:雷锋叔叔是怎么找到的?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3.我们身边也存在着这样的“雷锋”,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他在帮助谁?怎么帮的?请小朋友在生活中去寻觅吧。 4.交流汇报。 二、学法建议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联系生活经验,猜测词义。 2.借助关键语句,想像画面,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