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资源库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自创      2022年06月16日 16:55     谢晶      打印   [字号: ]    

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童话之美”,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3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童话人物真善美的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故事新编。

文章运用拟人的手法和奇妙的想象,来表现人性的纯真、美好。《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主要讲王葆对奶奶经常讲的宝葫芦的故事着了迷,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体现了童话故事的奇妙的想象。文章篇幅不长,故事情节并不复杂。

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深入理解课文,感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感悟道理,获取知识。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感受童话的奇妙,知道主人公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感受人物的特点。

2.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能依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的真善美。

教学难点

培养阅读兴趣,能按自己的想法创编故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宝葫芦道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总结文章主要内容:

1.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知道了故事的主人公叫?(板书:王葆。)这节课,我们继续听王葆讲宝葫芦的秘密,品味童话故事的魅力。

2.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3.王葆为什么想要一个宝葫芦?看来同学们第一节课的学习很认真,希望今天你也能学有所获。

[设计意图]

复习回顾,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王葆究竟是怎样缠奶奶给他讲宝葫芦故事的请同学们走进文章的第二部分的5-14自然段。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的(5-14):思考王葆是个怎样的孩子?在文章旁做批注。

2.谁来说说,你认为王葆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从哪看出来的读文。把你的感受写在黑板上。板书:王葆(提前写好) 天真、顽皮、淘气、可爱(生:板书)

师:仔细品味主人公的动作、语言,你就能体会到主人公的鲜明形象。(天真、可爱、顽皮、淘气。)

[设计意图]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本文并不难理解,因此,简单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感悟,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批注,加深印象。

  1. 学习第三部分: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

    1.王葆对宝葫芦的故事如此着迷,那故事一定非常有趣,老师都忍不住想听一听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啦!请同学们自由朗读15-17自然段,(大声朗读)画出奶奶给“我”讲了哪些宝葫芦的故事?

    2.谁来说说奶奶讲了哪些宝葫芦的故事?

    1)好多同学,都笑了。大家觉得她讲得怎么样?好在哪里。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故事很有趣。

    2)请你像他这样读一读。自由练读

    3)谁想读给大家听?

    4)同桌互读15自然段。

    3.过渡:有了宝葫芦以后呢?生齐读。张三想……李四希望……

    1)张三还想?张三又想?李四还希望?李四又希望?

    2)一定还有许许多多神奇的故事经过。

    3)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谁找到了?指名读。(ppt出示结局)指名读。多叫学生。生齐读!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阅读方式以及问题,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中的故事,从而掌握内容,体会人物当时的心理情况,达到学习的效果。

    四、创编宝葫芦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怎样借助宝葫芦过上好日子的,请同学们任选一个(宝葫芦)的故事创编,讲给学习伙伴听。(板书:贴宝葫芦)(四人小组)

    1)谁想上台讲给大家听?

    2)谁能评价一下他讲得故事?

    3)还有谁想讲?

    师:他讲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要想讲好故事首先必须做到:理清故事的脉络,搭建好故事的框架。(副板书贴)

    师:他把人物的语言讲述的很丰富。他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他还添加了时间、天气等环节描写。这些都是讲述故事的细节。抓住细节不仅能把故事讲具体详细,还能塑造主人公鲜明的形象。(副板书贴)

    师:插上想象的翅膀,你的故事会变得更神奇精彩。(副板书贴)

    师:他讲故事时语言清晰、富有感情,还有丰富的肢体语言。

    师总结:把握故事的脉络,抓住细节去讲述,过程中添加丰富的想象,你就会发现,你的故事不仅有了清晰的框架,鲜活的形象,还有精彩生动的内容。如果在讲述时,语言清晰、富有感情,再加上丰富的肢体语言。那你就是当之无愧的故事大王啦!

    过渡:听了同学们的精彩故事,老师发现:这真是一个------的宝葫芦!谁和谢老师心意相通?(ppt)请生板书(无所不能、神奇)

    师过渡语:我要是有这样一个无所不能的宝葫芦就好了!(指生问)你想要吗?王葆呢?王葆,在什么情况下想要宝葫芦呢?

    [设计意图]

    梳理出讲故事的三个方法,给孩子一个方法,学生在这个框架下,能够展开想象叙述故事内容。为本单元的大作文做铺垫。

    五、学习第四部分:

    师:默读课文20-21自然段,思考王葆,在什么情况下想要宝葫芦呢?

    1)帮助王葆列式子,学数学: “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样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 从这段可以看出,王葆是个怎样的孩子?(数学不好,不爱动脑筋的孩子)(板书:不爱动脑筋)

    2)帮助向日葵长高: “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不能再棒的向日葵。” 什么叫最好最好?长得不能再棒是什么意思?你感受到王葆是个怎样的孩子?(好胜心很强,凡事比别人要好)(板书:好胜心强、爱幻想)

    3)王葆还在什么情况下想要宝葫芦呢?(ppt出示: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

    [设计意图]

    抓住主人公人物形象,通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交流讨论,使学生受到启发。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阅读整本书《宝葫芦的秘密》,看看王葆真的得到了宝葫芦之后,过得幸福吗?(ppt出示)

     

    师总结:

    在小说后来的情节中,王葆终于如愿以偿了,可是他幸福吗?接下来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深入阅读《宝葫芦的秘密》。

    有请今天的课前三分钟演讲同学!

    胡碧琳:同学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 你们同意我的观点吗?课后我们一起深入阅读《宝葫芦的秘密》吧!谢谢大家!

    [设计意图]

    加深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让学生从课内扩展到课外,懂得做人的道理。明白幸福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创造,不能不劳而获。

    板书设计

    25、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宝葫芦                   王葆

    无所不能               天真、可爱

    神奇                   顽皮、活泼

    不爱动脑筋

    好胜心强 爱幻想

    个人简介

    谢晶:高级教师、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西工大附小田园名师工作室成员。曾在国家级教育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识字教学效能的影响因素》,省级教育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能的策略》、《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参与并结题两个省级教育课题,教育教学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