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的作用
——读《语文课程标准》前言
一语B 卢雪平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这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件大事,是促进义务教育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是引领、指导与规范一线小学与初中教师教学的极为重要的行动。
学习应该先从阅读前言开始。前言共4页,从三个方面来说。一是指导思想,二是修订的原则,三是主要的变化。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定义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就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科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或者说,是教师教什么与怎么教的界定和表述。实际上,课程标准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是国家意志在义务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因此,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顶层设计。
那么研读课程标准对于一线小学初中的教学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课程标准体现了“怎么教”的先进理念。课程标准坚持创新导向,既注重继承我国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也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新成果,更新教育理念,体现中国特色,增强课程时代性、综合性、实践性,引导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课程标准落实的“怎么改”的具体措施。课程标准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分析了以往课程改革的困难和问题,注重对当下一线教学的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提升课程科学性、系统性。优化课程设置,细化学科育人目标,明确实施要求,增强课程指导性与可操作性。
课程标准给出了的“这样教”的具体措施。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一学一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案例、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很好地做到好用与管用。
鉴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作为纲领性、引领性、指导性、规范性国家教学文件的地位,作为一线教学的教师理应重视、吃透与落实。一线的教学要努力地往课程标准上靠,力求使一线教学的实际与课程标准的规定高度一致。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成为课程标准的研读者、实践者、审阅者,以课程标准为准则,努力地学习、研究。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