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资源库

《人之初》

来源:自创      2022年06月12日 22:33     王瑞春      打印   [字号: ]    

《人之初》微课稿

王瑞春

同学们好!欢迎大家走进思晓云课堂,开启一段奇妙的语文学习之旅。希望大家在这里听一听、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想一想、画一画,轻松学习,快乐成长。好啦!这节课,天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年级下册识字8——《人之初》。

板块一:听一听

1.《人之初》出自《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启蒙读物。全书有一千多字,内容丰富,不仅有历史、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还讲述了一些小故事,教人明白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三字经》三字一句,格式工整,讲究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让我们先来读准字音。  

当然,大家还可以跟老师、同学对读,你读上句,我接下句。还可以拍着手读,配着乐读,像古代的孩子一样,读出它的节奏,读出它的韵味,一定会其乐无穷,快来试试吧。

2.这一课的生字比较多,大家一定要读准字音,同时,可以灵活运用我们已经掌握的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记住它们。

比如: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

初:衤+刀    性:忄+生

贵:中+一+贝 玉:王+、

可以用字谜来巧记:

(1)传说人丢了——专

(2)适当出口——迁

(3)羽字丢一半——习

还可以用字理识字记住:

1)——老师拿着教鞭督促孩子学知识——

2)——羊下面一只眼睛

表示看来十分美好。——

3.课文中,还有一个字反复出现,而它的读音还不相同,你能找出来吗?——对,是“不”,共有七个。读的时候要把握“不”字的变调规律:“不”字在第一、二、三声前,应读第四声“bù”,如“人不学,不知义”;“不”在第四声前要读成第二声“bú”,如“苟不教”。

这里还有一个“不”字变调小口诀——四声前,读二声,其他声前读四声。你记住了吗?

板块二:说一说

《三字经》作为古代小朋友学习的课本,很多字的意思和现在的意思不相同,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吧。

 第一小节:

“习”——学习。

2.“苟”——如果。

3.“迁”——改变。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纯洁的,只是因为后天的学习和所受教育的不同,性情和行为就有了很大的差别。如果不好好教育孩子,那么孩子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致志。

 第二小节

——这是不应该的。

——精心打磨;

——物品、器物;

——知识和道理。

这一小节是讲:小孩子不努力学习,这是不应该的,如果小的时候不好好读书学习,长大了以后还能有什么作为呢?玉石不经过工匠的精心打磨,就不能成为精美的物件,同样的道理,人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懂得知识和道理。

板块:读一读

两位同学的分享真精彩,真可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推荐大家课后读一读《三字经》,相信你一定大有收获。

板块四:写一写

同学们说的特别好,相信大家也能写的很好。下面跟着天天老师一起写写“之”“义”两个字。

  这两个字都是独体字,它们的笔画虽少,但书写时间架结构不易掌握,这就要我们充分利用汉字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来帮助我们掌握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

田字格竖中线偏左起笔写点,左上格起笔写横撇,注意横要写得左低右高,横撇的撇从右上格写至左下格,第三笔平捺是主笔画,要写得舒展,横撇的角度要小,平捺紧接着撇写。

例字二:义

“义”字同样田字格竖中线偏左起笔写点,从笔画点的右上方起笔向左下格运笔写撇,从笔画点的左下方起笔向右下格运笔捺,撇高捺低,撇捺交叉点在笔画中部,呈对称chen式。主笔是捺,要写得舒展。

老师示范:同学们快来写写吧。

板块五:画一画

  写完字我们再整理思绪,画一画课文的思维导图吧,这对我们理解和背诵课文有很大帮助。马伊泽、邓亦芯两位同学已经画好了,请大家为他们点赞。

板块六:想一想

《三字经》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背诵,而且还很容易学着写呢。就像《上课三字歌》《作业三字歌》,你喜欢吗?爱动脑筋的你也来创编一段吧。欢迎在我们评论区留言哦!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