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前置性单元导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

     2022年06月12日 15:26           打印   [字号: ]    

【名师讲堂】《前置性学习第四单元导读》教学设计

 

栏目介绍

同学们,欢迎大家到杨勇思维空间,来到航天城第四小学美丽的校园,开启我们二年级的学习之

我是天天老师本期我将继续与同学们喜欢的“小航精灵”、航航同学”、“思思同学”、“晓晓同学”一起学习。

“单元导学”这个版块,我们一起对单元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对重难点知识精准把握。针对本单元中的典型题目抓住同学们的理解障碍点进行深度解析,并为同学们搭建展示的舞台,让同学们走上讲台,成为“金牌小讲师”,从而提升大家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大家从此爱上数学会学数学

单元  测量

刘昕蕾

杨勇思维空间成员

01单元知识梳理

单元知识学习的前后联系

长度测量单位的内容,教材在第一学段安排了两次。在二年级上册,第一次学习长度测量单位,侧重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进行简单的测量和估测,初步形成长度概念。在二年级下册,第二次学习长度测量单位,侧重体会分米、毫米和千米的实际意义,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能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进一步发展测量和估测能力。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教材借助“铅笔有多长”“1千米有多长”这一现实情境,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mm)、分米(dm)和千米(km),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教材安排了“量一量”“走一走”的活动,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开展推理和想象,使他们体会到1分米、1毫米和1千米有多长。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比较抽象,教材安排学生先体验10米有多长,再体验100米有多长,最后引导学生推算和想象1千米有多长,进而建立l千米的表象。然后结合实际,10个100米跑道的长度是1千米,使学生体会到在表示较远的距离时,要用“千米”作单位,并介绍怎样用字母表示长度单位以及千米与米、米与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在实际测量中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合理运用长度单位估计、测量物体长度。

本单元主要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对应思想、符号化思想、比较思想、数学模型思想。

侧重培养的核心素养:数感、符号意识、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

单元重难点

   点:

1.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

2.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点:

1. 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2. 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3. 能估计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02典型题目解析

题目想一想,填一填。

20厘米=(    )分米             4米=(    )厘米

3千米=(    )米   300毫米=(    )厘米=(    )分米

思路导航:

天天老师:同学们,观察上面的题目,你们会填空吗?

航航:老师,我知道,要进行单位换算,我们要知道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千米=1000

晓晓:我知道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20厘米里有210厘米,因此就是21分米,也就是2分米。

20厘米=2分米

航航:我也填一个。我知道1米=10分米=100厘米,所以1米=100厘米,题上4米就有41米,也就是4100厘米,所以得到4米=400厘米。

晓晓:接下来这个我来完成。我知道1千米=1000米,所以3千米里有31千米,也就是31000米,因此3千米=3000米。

思思:最后一个我来完成。这里是从毫米最终要换算成分米,我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题目中的300毫米里就有3010毫米,也就是301厘米,即30厘米,而30厘米里有310厘米,也就是31分米,即3分米。所以得到300毫米=30厘米=3分米。

天天老师:同学们,你们真是太棒了,在进行单位换算时,一定要知道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哦!

题目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思路导航:

天天老师:同学们,通过读题,你们知道这几道题目应该填哪个长度单位呢?

航航:老师,让我来试试。西安钟楼的高度约35(    )。这里应该填什么长度单位呢?如果填分米,那才35分米,还没我们教室高呢;如果填千米,那也太高了,不合适。我知道了,应该填米。西安钟楼的高度约35米,这个长度单位刚合适。

思思:我也来填一个西安地铁4号线总长约35(    )。地铁的路程较长,如果用米做单位的话有点太短了,所以最合适的单位应该是用千米做单位。

天天老师:你们知道第3题应该填什么长度单位呢?

航航、思思、晓晓:老师,我们知道,一本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5毫米,一个低算本比一本数学书还要薄一些,所以最合适单位为毫米。

天天老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懂得利用我们熟悉的数学书的厚度作比较,为你们点赞!

航航:老师,我来完成最后一题。一根黄瓜长度大约是2(    )。我知道一根黄瓜的长度大约是20厘米左右,这里填的单位就是厘米了。

晓晓:不对,不对,这里如果填厘米拿一根黄瓜只有2厘米,这也太短了,你刚说的20厘米=2分米,所以根据题意这里应该用分米做单位才更合适。

航航:原来是这样啊,谢谢晓晓,原来在填长度单位的时候不仅要根据物体的长度去判断,还要注意数的大小,才能更准确地选择合适的单位。

天天老师:同学们,你们都是善于思考的小能手,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题目估一估,量一量。






    

   我的估计(               我的估计(             

我的测量(               我的测量(        

思路导航:

天天老师:同学们,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一把钥匙和一个杯子。你能估一估它们长度和高度吗?

航航:老师,通过读题,我知道了这个题目不仅要估一估这两个物体的长度,还要用尺子进行测量。

我来完成第一个,先来估一估钥匙的长度,再量一量。钥匙的长度相对较短,我可以用我的拇指指甲盖的宽度来估一估,我的拇指指甲盖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我用指甲盖来对比一下,钥匙的长度约为5厘米。

接着再用尺子来量一量,通过测量得到钥匙长5厘米5毫米。

思思:我来完成第二个,先来估一估杯子的高度。杯子能拿到手中,所以也不会是特别的高,因此我用手掌的宽度来对比一下,我手掌的宽度约为7厘米,通过对比,我估计杯子的高度大约是9厘米。

现在我用尺子来测量一下。通过测量,我得到杯子的高度是8厘米7毫米。

晓晓:你们在测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尺子的0刻度线要和物体的一端对齐,看物体的另一端指向尺子的哪个刻度线,那么这个物体就是多长。

天天老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在估计物体长度时,借助身体上的尺子进行测量是很好的办法。估测了物体长度之后,再用尺子量出物体的准确长度,并测量结果与估计结果做以比较,体会其中的差别。多做这样的练习,我们估计物体长度的本领会越来越强哦!同学们,你学会了吗?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