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资源库

素养为纲求创新 精准施教提质量

     2022年06月07日 09:30     蒋军利      打印   [字号: ]    

素养为纲求创新   精准施教提质量

——深入学习新课标心得

蒋军利

2022年版课程标准相对于以往版本的课程标准,有很多突破和创新。对比梳理下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核心素养为纲。“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

核心素养时代,语文课程实践以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根本追求,语文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纲来组织编写各部分内容。

读懂2022年版课程标准,肯定要研读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要明确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而“语言运用”是最基础方面。

2.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2022年版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学段要求”是按照四个语文实践活动领域来分别表述的。四个语文实践活动领域,即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

3.增加了“课程内容”部分。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主题与载体形式”,二是“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就是“学习任务群”。

4.增加了“学业质量”部分。“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

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依据义务教育四个学段,按照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整合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描述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关键表现,体现学段结束时学生核心素养应达到的水平。

一、关于“跨学科学习”

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强调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提示的是要回归母语学习和运用的本质,不能把语文局限在课堂上和课本中,应该让语文发挥其“综合性和实践性”,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二、关于“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主要指明的是“学什么”,有时也包含“用什么学”。

“学习阅读说明、描写大自然的短文,感受、欣赏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学习用日记、观察手记等,展示自己观察自然、探索科学世界的收获。”这句话中的“学习阅读说明、描写大自然的短文”,就指明了用什么来“学”。

二、关于教学提示

“教学提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提示:方法提示、目标提示和

评价提示。

应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在不同学段创设适宜的学习主题和学习情境。比如,第一学段“生活真奇妙”“我的小问号”,第二学段“大自然的奥秘” “生活中的智慧”“我的奇思妙想”,第三学段“社会公德大家谈” “奇妙的祖国语言”“科学之光”“东方智慧”,第四学段“生活的感情” “探究与创造”“艺海拾贝”“理性的声音”,等。将文本阅读和自主探究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空间。

评价应注重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语言运用的实际表现,围绕个人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阅读与交流的实际任务,评价学生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能力。在评价中,引导学生注意实用性阅读与表达的目的、对象、情境,以及交流效果,注意内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明了,注意应用文的基本格式和行文规范。

逆向设计,任务驱动,整合情境、内容、方法、资源、评价,促进学生的深度理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正是大单元教学的理念和追求。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提倡探索和实施大单元教学,主要是不会让我们的课堂高耗低效。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