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资源库

思晓云课堂第九讲《验算》

     2022年05月28日 19:36           打印   [字号: ]    

第九讲—验算

知识起点:

在前面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三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表内乘、除法的计算;知道了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还学习了初步的验算方法。本节课上,我们将对验算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学习重点:

掌握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验算的几种方法,并能准确地验算。

学习难点:

1. 选择合适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

2. 通过算式各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验算。

易错点:

1. 验算时忽略了进位、退位,相同数位未对齐,导致出错。

2. 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不清楚,不知如何验算。

知识思维导图:

 

 

 

 

 

 

 

 

 

例题分析与小结

一、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验算。

1 计算结果并验算。

1)395+197=             600-243=

2)8×6=          72÷8=          31÷7=

分析:

对于加减法,验算时我们既可以根据算式的运算性质进行验算,也可以根据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除此之外,对于加减法我们还可以通过弃九法来验算。弃九法是通过把一个数的各位数字相加,直到和是一个一位数,这个一位数叫做弃九数(和为9时,弃九数为0),如果等式两边的弃九数相同,则计算正确。

解答:

 395+197=592

 

 

 


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计算,结果还是592,故计算正确。

 

 

 

 

用和减去其中任何一个加数,得到的结果都是另外一个加数,故计算正确。

 

 

 

 

 

 



两个加数的弃九数相加后的弃九数为7,即8+8=161+6=7,而和592的弃九数也为7,因此计算正确。

小结:

加法的验算有下面的三种方法。1.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次进行计算,看两次计算的结果是否相同。2.根据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结果是否等于另外一个加数。3.弃九法。先计算出两个加数的弃九数,将其相加,看是否与和的弃九数相同。

600-243=357

 

 

 

 

用被减数减差,得到的结果与减数相同,故计算正确。

 

 

 

用减数加差,得到的结果与被减数相同,故计算正确。

 

 

 

 

 

用被减数的弃九数减去减数的弃九数,结果刚好等于差的弃九数,故计算正确。

小结:减法的验算有这样的三种方法:1.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与减数相同。2.用差加上减数,看是否与被减数相同。3.弃九法。先计算出两个数的弃九数,将其相减,看是否与差的弃九数相同。如果被减数鹅弃九数小于减数的弃九数,则给被减数的弃九数加9再减,看结果是否与差的弃九数相同。

2)8×6=48

验算:交换乘数的位置再次计算,即8=48,故计算正确。

72÷8=9

验算:想乘法算除法,即9=72,故计算正确。

31÷7=4…3

验算:用商乘除数加余数,即4×7+3=31,结果与被除数相同,故计算正确。

 

小结: 在做这样较复杂的计算,不仅要注意竖式计算时进位、退位,更要重视验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进行验算,保证我们计算的准确性哦!

 

练一练:视频讲解   二年级八班  张若萱

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1)158+469=           423-296=

2)7×4=           56÷8=            70÷8=

 

二、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求未知数。

2 算一算,填一填。

1)428+156=   -407      2)(   +117=341-119

分析:

观察题目,=”两边均是算式,那么表示这两个算式的得数相等。加法算式中,根据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可得: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法算式中,根据被减数-减数=差,可得: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要计算算式中未知数,我们只要根据这些加减法算式各部分之间关系,就可以得出结果。

解答:

1)

 

 

 


428+156= 991 -407

2)

 

 

 

 

105 +117=341-119

 

小结: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要清楚“=”的意义,表示两边的结果相等。再根据加减法算式各部分之间关系,计算出未知数的结果。

 

练一练:学生视频讲解   二年级七班  曹梓越

算一算,填一填。

  +65=134+253       864-138=  +263

 

三、解决实际问题。

3 为响应国家“全民健身”的号召,在爷爷的督促下,淘气一家每天晚饭后都要出来夜跑。某天爷爷和爸爸进行了1000米赛跑,当爸爸跑了640米时,爷爷还剩398米。这段时间内,他俩谁跑得快?

 

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是爸爸跑过的路程和爷爷跑剩下的路程,问题是谁跑得快,那么我们既可以比较相同的时间内,爷爷和爸爸分别跑出的路程,跑出的路程越长,跑的就越快;也可以比较他们俩谁剩下的路程长,同样是跑1000米,又是在相同的时间内,剩下的路程越短,则跑的越快。

 

解答:

方法一:比较跑过的路程。

爸爸跑过的路程为640米。爷爷跑过的路程为1000-398米。

1000-398=602(米)    

 

 

 

602<640

640>602

答:这段时间内,爸爸跑得快。

方法二:比较剩下的路程。

爸爸剩下的路程:1000-640米,爷爷剩下的路程398米。

1000-640=360(米)   

 

 

 

 

  360<398

答:这段时间内,爸爸跑得快。

 

小结:解决此类问题时,我们要先清楚问题与所给条件的关系,再进行分析列式计算,另外,计算完成后也不要忘记验算。 

 

练一练:(学生视频讲解   二年级七班   马未晞)

2022314日是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学首届数学节开幕啦。学校举行了会徽设计的比赛活动,大家的设计新颖、创意满满。为此,学校通过公众号平台设置了投票活动,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会徽作品。在第一阶段评选中阅读数为607,第二阶段评选阅读数为793,第三阶段评选阅读数为901

1)哪个阶段的阅读数最多?哪个阶段的阅读数最少?相差多少?

2)三个阶段的总阅读数是多少?

 

 

 

 

 

课后练习题

1. 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1)339+182=              812-567=

2)7×6=            24÷8=             47÷8=

 

2.算一算,填一填。

  -326=112+261      653-   =218+125

 

3.3根绳子,第1根长145米,第2根比第一根长77米,第3根比第一根与第2根的长度之和短38米。第3根绳子长多少米?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