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实际出发 用好统编教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学习心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较之前的课标发生很大的变化,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也涌现了一些诸如“核心素养”、“跨学科”、“教学评一致性”、“整本书阅读”、“幼小衔接”等引人注目的关键词。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更多关注的则是我们该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更好地实施我们常规的课堂教学。我决定从“学习任务群”这个关键词入手,来谈谈我对新课标的认识。
一、什么是学习任务群?
我们首先来看看新课标中对“学习任务群”的解释:
“学习任务群的安排注重整体规划,根据学段特征,突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连贯性和适应性。”
“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
通过对以上文字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所谓的“学习任务群”其实就是在倡导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指的是指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中心,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和开发,形成具有明确的主题、目标、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等要素的一个结构化的教学形式。自统编版教材出现以来,这个概念就曾被多次被提起并实践。
二、为什么要实行学习任务群教学?
我们来看这句话:
“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由上可以看出,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是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的,这就涉及到新课标的核心目标了,即“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呢?
在新课标中,我们可以找到对核心素养内涵的解释: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我们知道,新课标提出以前,以往的语文课堂都是以单篇课文和课时为基本教学单位,课是一篇一篇讲的,教师教授为主,听说读写的训练分布到各个教学环节。这样会造成一个问题,虽然每节课都很精细,但大多是以老师讲授为主,缺乏“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太少,读书太少,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因此,采取学习任务群的方式,从单元整体入手,明确中心,重点突破,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整体地提升语文素养。这样既避免了灌输式讲解,有利于克服语文教学的随意性,也能多匀出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整本书阅读。
正如温儒敏教授所倡导的:“最好的语文教学便是多读书。”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