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资源库

研读新课标,收获新理念

     2022年05月28日 10:21           打印   [字号: ]    

研读新课标,收获新理念

20224月,教育部颁布了2022版《义务阶段教育新课程标准》。新课标以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导向为原则,围绕核心素养确定了新的课程目标和内容。

经过研读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我体会最深的是新课标围绕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新课标中强调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在“双减”政策下,语文教学中应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在认真聆听了温儒敏教授的新课标解读讲座后,再次感受到了围绕核心素养立德树人,在立德树人时做到润物细无声。我认为要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注重听说读写的整合,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关系,做到学用结合,知行统一。

其次,要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唤醒主体意识。学法要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驱动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历经注意、思考、质疑、解疑、创造等,使学生理解和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养成习惯。正如王崧舟老师《墨梅》一课,他以家中梅、画中梅、心中梅为线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去探究每一句诗句中所写的不一样的梅花,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不断挑战自我,从而获得满足感。

最后,要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学生的语言评价,不仅仅体现在课堂表现上,还应该和学生的性格相结合,尤其是潜能生,在课堂上应及时给予鼓励。不仅如此还应该注重评价主题的多元与互动,同学互评体现帮扶,家长评价体现家校合作,自我评价发现自身优缺点和改进方向,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总之,认真研读可以发现新课标聚焦核心素养,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强调跨学科主题式学习。同时,重视学段衔接,强化教、学、评一体化。新课标的这些新变化对于新时代的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意味着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也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不断更新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在新的课程指引下,我将继续努力研读,领悟其精神,和学生共同成长。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