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资源库

《新课标学习》

     2022年05月27日 18:19           打印   [字号: ]    

一、音乐美学的基本原理

1.音乐音响的两个基本属性:

1)没有视觉性。

2)没有语义性。

2.用文学化、美学化的方式解说是音乐欣赏的误区和陷阱。

“乐曲解说”强化了这个误区。

1)错误一:以乐曲解说为核心的音乐欣赏教学让人产生了“听不懂”的审美误区。

a.不一定非要听出明确的视觉性、语义性内容。

b.不一定非要用文学化、美术化的内容去解说音乐。

2)错误二:音乐理解引导与乐曲解说,偏离了音乐审美表现的规律。

3)错误三:“标准答案”的要求,限制了听众的审美想象。

二、学校音乐欣赏课新思路:

1.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带来丰富多彩、精彩绝伦的听觉感性体验。

2.音乐是情绪的艺术。

a.音乐调控情绪,让心理环境更美好。

b.言说无可名状、难以言传的内心感受,音乐有深度疗愈的作用。

3.音乐是想象的艺术

展开自由联想的翅膀,音乐带给人最自由、最广阔、最自我的想象空间,音乐是培养想象力创造力的绝佳平台。

4.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心得体会:

相比于2011版课程标准,2022版课标将各个方面都做了详细的阐释,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音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要真正把新课标落实到每一节音乐课上,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音乐形象,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多一些理性的去思考,让学生能静心体验音乐的美,用心去表现音乐的美,不仅要学习外来音乐的长处,更要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民族文化自信。使音乐课真正成为学生美育的途径,学生的人格的得到更好的发展。


最新阅读

更多 →